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

西北地区课程改革实验遇到的难题及其解决思路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6:44

西北地区课程改革实验遇到的难题及其解决思路

 自2001年9月甘、宁、青、新四省(区)六个县(市、区)进入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后,2002年9月,四省(区)又有更多的地方成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由于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强烈的示范作用和各省级实验区的积极努力的工作,课程改革工作在四省(区)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工作正积极而稳健地推进。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在各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以及由课程改革实验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正在逐步显露出来。

例如,教师们对课程改革实验予以了积极的评价和认同,在观念上努力向课程改革理念看齐,在教学中尽力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在调研中,有90%以上的教师认为,课程改革实验给他们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的变化,因此,在省级实验区,有不少的教师带着一种充满希望的神情说:“教了多年的书,现在好像不会教了。”也有教师说:“现在真的知道什么叫教育了。”我们对教师的这些话语的解读是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正处在对其个人有重大影响的转换阶段,而这场转换对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又是那么重要,致使自己不得不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

又如,课堂生活的变化是课程改革实验所带来的变化最显著的方面。在课堂生活中,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生变化,以往的“整整齐齐”的课堂秩序观正在发生动摇;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正在变,开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流露出来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能够捕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流露出来的思想火花、感情火花,以此作为教学的生长点,课程的创生性正在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体验和感受着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过程性的、积极性的评价激励着每个学生,使其努力把自己内在的创造性潜质展现出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的探究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譬如,尽管建立新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任重道远,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外部环境条件尚有待时日,但绝大数学校均已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各种富有创意的、鲜活的案例层出不穷,以往那种标准化、划一化、终结性评价在学校中的空间正逐步缩小。

还有,以往奉教材为“神明”、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现象正在逐步扭转,《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被教师们所认识。广大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开发课程资源,用孩子们身边的喜闻乐见之物充实到教学中,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得以获得实实在在的生长,学习的兴趣高涨。

在各实验学校,为了使实验工作更卓有成效,普遍开展了社会动员工作。据各校对学生家长的调查,大约有60%左右的学生家长对课程改革实验持支持的态度,说明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得到家长等社会方面的认可和接受,课程改革的影响面不仅仅是在学校,它波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所带来的变化是可喜的。

课程改革实验的主力军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这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课程改革实验中,广大教师由一开始的不适应、认识不到位正逐步走向适应和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调研中,85%以上的教师对课程改革感到适应和基本适应,有50%以上教师认为由各部门举办的课程改革培训对他影响很大,特别是通识培训对他们已有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冲击很大,使他们对教育、教学和课程等有了新的认识。在调研中,教师们普遍感到,学生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活动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课程改革实验在学生身上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现在,学生们普遍喜欢学习了。教师自身的职业身份的转变和学生学习角色的转变表明,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其职业身份正在发生转变,体会到专业发展对他提出的挑战,实现专业成长的愿望日益强烈。

课程改革实验带来的变化是难以尽数的,教育不再是因为为遥远的未来做准备而淡忘学生当下的发展需要的活动,其人文关怀昭显于世。在调研中,90%以上的教师认为课程是及时和必要的。他们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认识到传统学校教育的不足和在没有实施课程改革之前推进素质教育之艰难,对课程改革实验抱以极高的认同感。

    尽管课程改革实验带来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这些问题除了共同的,如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了解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对教科书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不正确、教师数量不足,教学班班额过大、综合类项目的实验工作滞后外,主要问题还有以下方面。

1.学校内部环境与课程改革实验的大环境不协调,课程改革的环境条件还不够理想。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而学生发展的内容又是丰富多彩的,不是知识所能包容得了的。但长期以来,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在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上,在教学中,他要倾力解决的是解题技巧与方法,至于学生的情感、个性、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则极少被关注。课程改革则要突破这一点。课程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它,使素质教育理念得以落于实处。而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使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此,需要学校为达到这一理念进行改革。为此,不能从教材更换或具体的某门学科改革等这样一些狭隘的层面上来理解课程改革及其实验工作,而应该充分看到,由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所带来的影响将是学校文化的重建。但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课程改革实验的理解还不到位,要么认为课程改革只是起始年级的事,要么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某几门课的事,致使学校其它方面的工作不能有效地和课程改革实验成龙配套,甚至是传统的势力大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力度,学校中明显地存在“两张皮”现象,有教师说这是“一校两制(度)”,使教师们感到迷惑或困惑。

2.教师们的创造性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对传统课程的扬弃,课程改革实验秉承时代对教师职业身份提出的要求,力求在教师专业化及专业发展方面的有所贡献。为此,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乃至课程管理等方面为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改革留下了极大的自由支配的空间。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充分地利用这个空间,往往带有一种茫然和不知所措的感觉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调研中,有些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能不能给我们上几节示范课?”还有些教师对自己缺乏信心,寻找“标准”和“套路”的意识强烈,经常忐忑不安地问“我这样教对不对?”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