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创造性拓展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 ·下一篇论文: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表现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散文写作
从先秦散文到到唐宋八大家的崛起,再到明清散文学派的繁荣,散文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写散文可以锻炼学生们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对于写好记叙文和议论文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散文写作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散文形式散漫,注重抒情和细节描写,初学写作的人不容易把握。
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写作自由,情文并茂的文学体裁。散文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散文的内容可以是写人、记事、绘景、状物,表达方式一般是记叙、描写、抒情和议事融合在一起,并要有真情实感,通过抒写来自生活的新思想、新认知、新感受和新感悟。
“散”是散文突出的个性,好的散文给人的感觉是“形散而神不散”,就是说看似散漫的行文方式,实际上有一个中心思想,也就是“神韵”贯穿其中。
对于初学写散文的中学生来说,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于立意。立意,就是确立主题,也就是常说的作文要中心明确,这是文章的灵魂。散文写作主要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很少有重大题材。因此,要善于用以小见大的方式,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锋锐的观察力,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挖掘出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比较常见的手法有:从平凡中挖掘不平凡、用生活琐事讲述深刻的道理,用象征的手法等。如名家散文《白杨礼赞》、《风筝》、《我爱小草》、《荷花赞》等。
二是巧于布局。谋篇布局,是指从主题思想出发,沿着思路线索,把零散的材料加以剪裁和安排,组成一篇文章的过程。散文一般篇幅短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合理布局,使为文紧凑又不拥挤,就得花一些心思了。因此,散文的布局结构十分重要。
三是善于联想。联想就是从此时此地此类联系到彼时彼地彼类,由自然景物想到社会生活。联想,不是天马行空地随意想象,而是有相关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自然过渡。比如由蜜蜂采蜜联想到农民伯伯在田地里辛苦地耕耘劳作,由线对风筝的牵扯联想到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之心。总之,要积极联想,大胆想象,这样才能使文章如行云流水,自然起伏。
四是明于断续。散文不同于记叙文,记叙文讲究叙述连贯紧凑,而散文要“散”得起来,除了选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叙述上要注意断续的技巧。明于断续,才能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才能使文章的节奏张弛有度,挥洒自如。
五是讲究文采。中学生初学写作,不可能做到文采斐然,可以先在语句通顺流畅的前提下,努力做到描写生动形象、准确自然。千万不要弄巧成拙,一味地追求文采而堆砌词藻。因为文章首先要有真情实感,然后再选择准确生动形象的词语进行表达。
总之,要想写好一篇散文,确实有难度。同学们要想写好散文,就要靠自己平时多用心,从自已熟悉的人和事出发,积累一定的素材,并从这些素材中提升和深化,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写出自已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