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

让协作交流擦出优质教与学的火花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6:44

让协作交流擦出优质教与学的火花

——圣公会诸圣小学与内地交流协作计划中期小结报告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

去年8月,我有幸作为内地交流人员,到香港圣公会诸圣小学和中文科的三位老师开展交流协作计划,不知不觉已过一个学期。我们像是来自不同田园的“园丁”,一起开放自己的苗圃,交流新式的培育经验,并加以实验、移植……,期待收获更丰硕的果实。

在教育局语文支持组的引领帮助下,在学校校长、老师们的支持鼓励下,我每周一、周四来到圣公会诸圣小学驻校,和老师们交流、协助、支持、指导、示范、分享……,都以开放的心态,建立支持互信,力求提供切合学校实际需要的支持服务,协助学校进一步把握教育改革方向,优化中文科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和老师擦出优质教与学的火花。

一、               精在开头——了解校情,确定协作交流目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驻校初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如“现在学校中文科及普通话教学情况”;“老师和学生中文水平和普通话水平如何”;“您的学生中文科学习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中文科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对协作交流课题有何要求 ”;“驻校时间里和交流老师交流的最佳时间”;“你希望我们的成果用什么方式呈现”等,让老师畅所欲言,了解学校的真正需要。通过三个年级的《学生问卷掉调查》,收集第一手数据数据,了解校情、班情、学情,并进行科学的分析,撰写《调查分析报告》。通过“破冰活动”,向全校师生介绍自己家乡,学校,个人简历等,传递友谊,交流感情。与核心小组的老师多番规划,反馈,协商,确定符合校情需要的交流协作内容,制定相关《计划书》,《时间安排表》等,把交流协作的主题定为《加强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读写 能力》,力求通过计划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探索出读写结合训练的系列方法和操作模式;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丰富、完善、发展原成果的理论和实践,使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整体提高。

二、               享受过往——在挑战和冲击中交流提升。

[pages_luzhuba]

向着共同的目标,沿着既定的轨迹,我们彼此互通有无,在新的理念,新的环境中接受刺激和启发,在挑战和冲击中交流提升。

首先,我们一起学习相关纲领性檔《中国语文课程指引》,明确《圣公会诸圣小学与内地交流协作计划“加强读写结合”分年段目标实施重点》,通过讨论筛选,拟定《《圣公会诸圣小学与内地交流协作计划——小学语文科读写结合策略”方案》等,确定目标,商定策略。

接着,通过内地交流老师的公开教学观摩六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五年级《妈妈,我……》,让香港老师直观内地中文科教学,从观课、议课中对比两地教学的异同,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自身课堂的薄弱点和提升点,对交流协作计划也有了更多的期待,更高的要求。

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成长靠学习。为此,我们围绕计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教师专业活动。在短短的三个月中,我们共进行了11次的集体备课,6次的工作坊和短讲,分享两地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透过交流协作,激发老师 们更多的想法和教学技巧,以计划为龙头,发挥课题的“涟漪效应”,由点到线,再到面,不断优化中文课堂的教育学。

在交流协作过程中,我们不断观察学情、发现问题、调整规划、实施策略、分享回馈、收集材料、调整方案……。当发现老师们对读写结合的训练点确认有困难时,我就积极帮助寻找,及时提供素材,让老师们对读写结合的点的探寻更明确,有效;当看到学生仿写的作品出现雷同的问题,我就组织老师们一起讨论相关对策,分享各自做法,优化相关评价方式,在保障计划实施的同时,又不增加师生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感觉老师们对计划有倦怠情绪时,我挑战自己,不断创新,力求以新颖的方式让专业发展活动由灌输变参与,让老师们兴趣大增……螺旋式的边做边学,让老师们对计划信心增强,学习热情高涨,乐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研风气逐渐形成,更让学生直接收益。在期末的《学生中期调查问卷》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均较开学有较明显改观,也激励我们更坚定地开展计划。

在交流协作过程中,作为内地交流教师,也充分感受到圣公会诸圣小学先进的学校管理,开发的校园文化,严谨的校风学风;感受到香港老师们的乐教敬业,合作友善,以及他们良好的个人素质,认真好学的精神。彼此的开放、理解、包容,关爱,让我很快融入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适应香港的工作和生活,使交流协作计划得以推进。虽然有磨合,有挑战,但正是两地的交流协作,让我们都享受这难得精彩的经历,擦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三、               展望收获——期待更持久深入的交流协作

在下学期即将开学之际,我对前半年的工作进行 总结回顾,对交流协作计划进行检视,也从教育局让学校填写的《问卷表格》里审视自身工作,从自己的“痛”点去研究,加强沟通联系,固化协作课题,优化相关策略,细化流程环节,亮化交流成果。特别针对如何提升校内教学效能,促进老师对课程改革的了解更深入,协助教师推动重点发展项目,建立协作文化等方面与老师们共同协商提高。我们将制定更具实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加强备课学习;跟踪固定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评价;多进入课堂观课、议课,到田间地头“捉虫”;多收集学生作品,研究改进方案等,以期在有效的时间里让交流协作工作更扎实,有效,深入,持久。

 满怀感激,满怀激情,我们因交流协作而相逢!相信对教育事业共同的追求,一定会让我们的心贴的更近,手拉的更紧,脚下的路也越走越宽广!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