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细读、类读、巧读——浅谈教材研读之路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8-20 00:43:30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诗人笔下风光秀美,景色清丽,民风纯朴,情感诚挚… …

正是有了这样精细深入的教材研读,余老师的课堂总是显得那么意蕴丰厚而又举重若轻。

(三)要有巧读课文的机智

所谓巧读课文,指的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把课文读懂、吃透,想他人所未想,读出自己。这是以教师思维的广阔性、独创性为基础的。思维的广阔性指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去思考问题,它反映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对同一个问题或事实,探求不同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如余映潮老师的教例《羚羊木雕》,这是一篇典型的浅文,一般的教学就落在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上,实在是教师教的乏味,学生学的无味。余老师却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用“千姿百态”来表示“说”。这样的设计巧用课文资源,化腐朽为神奇,把落实语言教学的目标融合在扎实的课文教学、训练中,堪称神来之笔。

再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可提出描写人物常用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活动描写,可本文却写人物背影,这应该怎么理解?如果仅有写背影这一段文字,省去了前面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徐州相会,奔丧归来等伤心事情的叙述会怎样?如果看到父亲背影混入人群,再也找不到,文章就此结束,又怎么样?以上问题都是打破思维定势,根据“背影”别开生面思考问题,使思维向纵深发散,体现思维的广阔性。

而思维的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根本特征。它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信息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它反映思维的新颖度,即智力活动的独创程度。在研读课文时可提出大胆设想,另辟蹊径,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如教学《愚公移山》一课,问学生:愚公移山不如搬家方便,为何作者还要写移山的寓言。这些都体现了思维的独创性。

巧读课文也是可以有一定操作方法的,如余映潮老师提出的拆分组合,提炼精华法。他通过巧读课文,把《散步》一文拆分为四部分:1、清秀景物;2、甜美家事(我们一家人去散步);3、温馨细节(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4、美好意韵("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总之,巧读课文要注意品析鉴赏,读出美感;要注意别出心裁,显现个性。

“一直向前走——让梦想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让生命成为一架云梯,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让我们记住余老师的这句话,通过细读、类读、巧读,在文本研读的道路走一步,再走一步吧!

上一页  [1] [2] [3]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