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细读、类读、巧读——浅谈教材研读之路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8-20 00:43:30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细读、类读、巧读——浅谈教材研读之路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辍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原句的意思是,作者有了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文章来;读者通过阅读,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解读教材文本时体验、感悟的深度、角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问题预设和生成的质量,影响阅读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而这种体验和感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为只有教师自己先“披文以入情”,才能“情动而辞发”。因此教师要在对教材文本的体验与感悟上下功夫,从而使课堂问题内容结合文本,让问题高效而充满语文味。如何去做,有以下三点:

(一)要有细读课文的习惯

要上好阅读课,使课堂问题高效,细读文本是基础。现在有的老师匆匆看一遍课文,马上埋头写教案,马上忙着做课件,这样的课十有八九会有毛病,有的“毛病”还不轻!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和提问,而好的教学设计和提问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面对一个个陌生或熟悉的文学作品,通过自己的细读发现它的价值,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的过程。想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不能只看几本理论书,主要还得靠自己实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读得多了才能摸着门道。从眼前看,细读文本是为了上好课,设计好问题,而从长远看,文本细读则可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这样说,文本细读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师诗意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设计课堂上高质量问题的立足点。

在这方面,余映潮老师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总结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32字口诀就特别强调了“品读细腻”这四个字;他的《我的“苦做”8法》中谈到“与语文教师素质有关的8个方面的第一”时指出:第一基本功是“能够读出教材的味道”,第一阅读能力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他去年12月在南京做的报告中,同样把教材研读的技术放在教师最重要的五项技术之首;他说:“教师只有真正把课文读透了,才能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案。”他认为,教材研读,是一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础。没有深刻的、细致的甚至是别出心裁的课文研读,就难以有好的阅读课出现。为此,余老师特别提出自己的教学警言:教师研读教材的境界是——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

而当前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却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浅尝辄止。大致浏览一下课文内容,没有仔细研读文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就匆忙下结论,这种结论往往很空泛。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般人只是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的准确性入手,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教学法而没有文本的个性。

第二种情况是以偏概全,抓住片言只语轻率下结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我们可以读出来的东西也会很多,但是一不小心就会把非本质的东西当成了本质。

那么,文本细读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

细读文本首先要静下心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结束的时候送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人生是这样,读书是这样,教师解文本也应当是这样。当我们开始接触一个文本的时候,最好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放松地来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种对作品的直觉弥足珍贵。

细读文本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语文教育的前辈叶圣陶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的字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中国读者受明清点评派的影响,往往对具体字句会有很多感想,而缺少整体把握文本的训练。叶圣陶认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对一般文章,我们可以从作者的思路上去把握,而对于文学作品,我们要分析整个作品的结构,然后思考作品的内涵是什么,它的人文价值在哪里,读出作品的意义来。

再进一步说,文本细读究竟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或者说文本细读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首先就是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我们在文学文本细读中有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遇到不懂的词,那倒不要紧,可以查字典、词典,可以查各种工具书、参考材料。容易出差错的倒是看来很平常的词语、自以为懂得的词语,其实并没有真懂。元好问的诗句中有“文须字字作,亦须字字读”,他在同一首诗里又说“毫厘不相照,觌面楚与蜀”,意思是说,对词义的理解差之毫厘,对文本的把握可能失之千里。所以,要重视对语词意义的捕捉、确认,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

如余老师读《马说》,他谈到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妙处都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对语意的捕捉:妙在11个“不”字。妙在5个“也”字。妙在句式的运用。妙在每段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感情。妙在全文七点“千里马”。妙在最后一段极有神采的表达。可以说,以上述任何一点作突破口,都可以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教学方案。这样的设计,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能指导学生有效地解读文本,又能调动学生研讨的积极性,从而开创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情境。

所以说,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谈不上文本细读;抓住了文本细读,课堂教学将高效而艺术。

其次是寻找“缝隙”,也就是寻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这本是“新批评”倡导的方法,我们可以放大来用,不仅发现作品自身的“矛盾”,也发现作品跟生活、跟人之常情的“矛盾”。如我在教学鲁迅的《故乡》时,抓住了课文中两处看似矛盾的地方设计教学:“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闰土的“欢喜”,“凄凉”表达了怎样的心理?反映人物怎样的性格?希望的有无到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这种细读文本、巧借矛盾激探究的问题设计,能激发起学生热烈的课堂学习情绪。再如我们熟知的《孔乙己》一文的结尾:“大约的确是死了。”这里的“大约”、“的确”显然是一对矛盾的词语,但如果结合课文把它理解清楚,小说的主旨呼之欲出。

[1] [2] [3]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