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激励——当前学校管理中最需解决的问题
- ·下一篇论文:阅读学习教学案例: 藏羚羊的故事
“初中生阅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4、展示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成功的魅力。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为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阅读教学中,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成功的喜悦,让这种愉悦再去促进学生的学习、思考、解答,甚至是创造,再展示他们的成功。如此循环,学生对待阅读会更主动,兴趣更浓厚。展示学生成功魅力的方法很多,如开展《诵经典》朗诵比赛、《音乐之声》《皇帝的新装》课本剧表演、《读名著》读书汇报会、《看不见的爱》故事会、《尊严》读书笔记展评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落实生活语文的写日记、写对话、写摘记等,更好地巩固延伸课内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成效。例如,在教学《春》一文后,让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创编一份手抄小报。教师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在班级《学习园地》中进行展示。
三、研究成效
通过对本课题半年多的研究和探索,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阅读学习方略的研究,首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阅读课上放手让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主题,自主取舍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少了以往的那种教师繁琐的支离破碎的分析,多了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的机会,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真正确立了学生阅读的主人地位。
2、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力的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
以往课间、自习课,学生或聊天,或做一些自己加量的习题。现在,学生一旦完成作业,能主动拿出各种杂志或名作来读,甚至有些学生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读完自己的,再主动去借着读或换书读。
五、反思与努力方向
1、初中生由于学习时间比较近,学习压力比较重,阅读的语文活动还不够丰富多彩,今后争取多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把学生自主阅读与语文活动结合起来,促进个性化阅读的实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与促进学生个性化作文水平的提高联系更紧密些,阅读与作文相结合,充分为作文服务。
3、引入个性化的评价。在阅读教学中寻求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实施标准多元而不唯一、要求中肯而不过高、方法多样而不单一、处置灵活而不呆板、注重阅读过程而不仅仅重视阅读效果、面向全体而不是面向一部分的评价。
4、重视学生的情感融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