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浅谈远程教育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 ·下一篇论文:善用网络媒体 绽放语文活力
中考语文考题中常备问题解惑
中考语文考题中常备问题解惑
2月28日,恩施教育局中考指导专家应邀来我县进行2011年中考研讨指导,咸丰县各中学毕业班语文教师代表均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会对咸丰县民族中学的语文教师罗秋红的一节古诗赏析复习课进行研讨,之后,专家就中考语文考题问题与到会教师进行探商,对与会教师提出的中考语文常备问题进行了解答。现将教师质疑和专家解答记载如下,仅供我县中考语文学科教师作参考:只有熟悉考试要求,才能学有方向,提高鉴赏训练的针对性。
问题一:诗歌考点只涉及意象、内容、语言情感和体验吗?
专家:不只这些,还可提炼诗歌主题,融入诗歌意境,赏析诗歌手法,品评诗歌语言。鉴于中考诗歌鉴赏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丰富诗词积淀,厚积薄发。只有大量的阅读积淀,才能由量变到质变,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2、明确考标要求,了解设题特点和命题趋势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最后揭示这样写的好处。
3、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模式,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只有熟悉各类题型,把握解题要领,才能提高解题能力。中考试题的题型设置通常有:
问答型。要认真审题,做到“问什么,写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综述型。在明确了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可采用“总一分一总”式。先概括特色(一个判断以标明观点);再扣
对比型。通过研读,区分类型,比照两首诗之间的异同点;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等。
问题二:文言文、诗歌是否在课内选?是否在课内的复习好?
专家:文言文语法知识问题,通假字、实词不明考,可在语文中考中,句子翻译必考,内容把握,古代诗词要求学生多记名句,名句考试要加大比重。文言、古诗一定要考课内的内容。
问题三:综合性学习怎么指导?
专家:综合性学习试题每年考 分只有六分,从去年以来,综合性学习主要以实事为主,如:上海四博会、宜万铁路,亚洲运动会,此外,还可从《恩施日报》,还可在生活中寻找材料。
问题四:中考复习是否有捷径?
专家:捷径就是:
1、了解中考动态,明中考要求。俗话说“知彼知已,百战不殆”高耗底效,不如明复习目标,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做到底耗高效。
2、制定合理复习计划,明确复习步骤。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梳理、综合归纳的过程。可横向复习或纵向复习。横向复习就是以六册书为单位,按单元内容进行复习;纵向复习就是按语文知考点,知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四大板块进行复习。
3、进行综合复习。在对有关知识点和专题和横向、纵向复习之后再结合新的考试信息进行相关的综合冲刺模拟,以此检验中考复习效果,再进行插缺补漏。
4、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展开复习。中考语文试题中,阅读和写作一直是重头戏,因此这两点复习指导老师必须花大力气抓好这两方面的工作,要求教师在阅读复习指导中要兼顾各类文体,认真考虑各种文体所出现的题型,指导学生能够快速把握阅读文的文体,预测不同的文体将出现哪些考题,并如何应对所出现的考题。如:在几年的中考中,阅读文体大多以记叙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为主要题型。作文指导中要求学生明白,中考作文无外有两种类型:一是话题作文,二是半命题作文或其它形式,无论哪种题型都可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文体,因此要让学生在复习中熟练一种适合自己的,占优势的文体。写作时要求不要在字词句问题上下功夫,应该主要在主题、结构、内容、写法、语言上下功夫。在复习阶段应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训练。
问题五:中考作文有何具体要求?
专家:作为中学生,由于受文化底蕴的限制,教师不要过于拔高学生写作要求和给学生以标准。
写作实践中只要求学生低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在理,富于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有个性、有文采的表达就不错了。因为写作是学生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就其能力层级而言应该属于“创造”。因此,在复习阶段的任何程式化、格式化的训练都有悖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写作不是个纯技巧、纯技术性的操作,写作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对观察力、想象力的考查,因此, 写作训练的基础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在复习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
此外,写作还须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刊杂志,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另外还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卷面整洁。
问题六:网上阅卷与往常阅卷有何区别?
专家:所谓网上阅卷,就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以控制主观题阅卷误差,实现阅卷公正性目的的阅卷方式。
网上阅卷的过程是:先将考生的答题纸通过专用的高速扫描系统扫描成图像,经过技术处理将图像按一定的要求切割、压缩保存到计算机服务器里,在扫描的过程中同时将考生的客观题答案进行评分。
人工阅卷方式在作文、论述题、简答题等主观题上存在的误差较大,且较难控制。教育部考试中心曾做过试验,把同一个考生的作文题交给不同的教师,按照评分细则来阅卷,得到的误差竟高达42分。同时,把已经评过的试卷在不同的时间交给同一个教师再评,得到的误差也在10分左右。除误差大外,人工阅卷还存在机构设置多,后勤、保卫、试卷保管人员多等问题,造成管理经费大。
网上阅卷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它是利用计算机操作平台由两名以上互不见面的阅卷教师对同一道题评分,相互之间没有地位、资历等因素的干扰,阅卷教师的心态更加宽松。另外,网上阅卷便于监测。评卷管理层可对每个阅卷教师的阅卷进度、质量和评分宽严尺度随时进行监督和考评。当然,网上阅卷省掉了试卷保管、登分、统分等环节,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以及场地,自然也就节约了经费开支
问题七:如何把握中考复习中的学科合作?
专家:中考就像一场艰苦的比赛,它需要重量级的选手,但更需要团结奋战的团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正是对团结作战的一个真实写照。在中考这场艰苦奋战中,各学校要做到组织各学科组的老师从复习计划的制定、教法的使用、内容的确定、时间的安排进行分合并生,以集体的智慧迎接中考之战。在战役中,不能落下任何人,不搞独立团,要知道团结才出力量,才出效率,才能获得中考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