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原阳县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和旅游规划
- ·下一篇论文: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支撑钢针撤除时机总结
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建议
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建议
一、引言
发展绿色物流是社会发展的潮流,更是我国当前提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人类生活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从事绿色经营,发展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物流,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做到物流与环境共生存,与社会共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二、绿色物流的科学内涵
绿色物流是20 世纪后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结合我国当前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它主要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系,既要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化,又要考虑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以及物流绩效评价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新的物流发展观,它的目标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减少资源的消耗,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科学的系统规划,并使物流作业环节绿色化的控制与管理过程。具有资源节约、低能量消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三、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还从物流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道路。如日本在1966年就制订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以提高大城市的流通机能,增强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功能。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订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做各的规划,各搞各的设计,各建各的物流基地或中心,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因此,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是我国发展物流在政策性问题上必须正视的大事情。 [pages_luzhuba]
2、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管理水平低
一方面,基础设施绿化水平不高,配套性、兼容性比较差,如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 以上,而自动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却很少。
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物流技术和物流行业绿色化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等,这使我国物流行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发展缓慢,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另外,在物流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等“软”技术方面上,我国绿色物流也存在较大差距。
3、作业环节不科学,各种污染较严重
首先是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不够合理,经常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其次,使用包装材料不合理。目前,通常使用的塑料袋、玻璃瓶、易拉罐等包装品种,不仅消耗了有限的自然资源,而且使用后会给自然界留下长久的污染物。第三,不科学的流通加工方式对环境造成污染。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其产生的废弃物没有进行统一回收再利用,而是随意堆积造成废弃物污染。
4、思想观念不更新,绿色观念较淡薄
一方面,中国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更何况面向的是更进一步的绿色物流?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谁也未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5人员素质不够高,专业人才较缺乏
目前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比较落后,而且教育部门对物流专业不重视,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较少,甚至是到研究生阶段而有关物流的专业知识教育竟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其他的一些物流职业教育则完全是以盈利为目的,鱼目混杂,水平不高。这样就导致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只能以短期速食为主要方式。而由于企业对专业人才方面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层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预算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而通过资料表明,现阶段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缺乏专业的物流层面的知识做指导,普遍没有职业资格证书,多由计算机和管理方向专业的人员承担。上述问题说明,我国绿色物流业陷入了一个人多而人才不多的怪圈。 [pages_luzhuba]
四、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的实践,提出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如下建议:
1、发挥政府作用,健全政策法规
首先,政府要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①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②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③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