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历史论文

浅谈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途径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5-09 12:03:01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浅谈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途径
小榄中学   吴琼赳(高中,历史)
[摘  要]不同的时期,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被赋予不同的涵义。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也具有了不同的含义,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是依然被框定在考试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由于高考制度的原因,教学的有效性大受影响。要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基础上,按历史学规律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有效性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有效的历史课,能让师生沉迷其中,纵贯古今,神游中外;能陶冶师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厚重感。 但是目前的历史教学存在着三个方面较为严重的问题。
1.把握不准历史学科的特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出了现阶段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应该说,这些培养目标都是具有民族性或普世性的常识。为实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又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应当)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高中各门学科的终极目标,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各个科目都要采取的方式。但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各在不同维度上培育着学生的价值观。
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我们的一些历史教师不能运用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统率历史知识、整合历史教材、改善教学细节、运用历史语言来引导学生以历史学科角度来理解具有民族性或普世性的常识,那么这些常识对学生来说只是空中楼阁,既定的培养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2.强调“教”而不是强调“学”。学生从学校教育中对他自己一生的发展来讲最有益的往往不是教师程序性的讲课,而是来自文本的、教师的、同伴的某个深层次问题所激发的好奇心,进而发展到探究的兴趣及理性的实证。那么这个问题为何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发展?关键是这个问题切合了学生的“经验”引起了学生“互证”的动机。的确,“一个专业教师的成长是经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样发展阶段而逐渐递进的。”①而教师这一转变过程的长短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其学科性知识的掌握程度。目前许多历史教师忽视的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价值,他们对学生的文化背景、文化脉络缺乏必要的把握,难以运用充分关注个体与群体、历史与现代的经验基础上的知识载体来激活学习者的学习欲望,也不能切实地引导学生把传统与现实、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阐释与理解整合起来,从而突出历史学习的独特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十分严重。历史学科,“它关乎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关乎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①又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要定格为的“整体”史观,即培育学生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公正的价值观、健全的人生观”③若对学科的学习价值缺乏考量,那么教师就会缺乏思想,特别缺乏一种道义的承担,功利主义倾向也由此膨胀,历史教学终极目标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一方面,公开课成为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的试验场,教师抄袭一些全新的概念、布置一些表演活动以体现教学模式的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史学的厚重、深刻与哲理却被诸多因素所蒙蔽;另一方面,常态课却成为历史知识的灌输场,“什么都行”的教育观大行其道,“临时抱佛脚”始终成为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收益少”、“见效慢”、“不实用”、“忘得快”始终成为历史学科的特点。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分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着力点不是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更非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教条,而在该学科知识本身。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着力点即为历史学本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历史观趋于多元化、历史阐释趋于个性化、历史阅读趋于平民化,历史科学比自然科学赋予着更新的内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对历史问题本身的研究,这是历史教学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根本上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举措。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思考和研究。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要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根据新课程观,教材是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平台和依据,特别是历史教材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求真”的意义对于历史学科更为重大,“历史学就是史料学”更具现实意义。历史教学如果不以真史料为基础,那么所有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不可靠的,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乃至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就无从提起。在此前提下,力争将历史事件形象化讲授。青少年学生乐于使用形象思维,历史事件富有故事性、情节性,颇受学生喜爱。教师授课时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力求渲染气氛,有声有色,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画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如以下课例:在教授《抗日战争》这节课时,讲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教师出示了这样几则材料:
材料一: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正面、敌后战场与日军大小战斗16.5万余次,击毙、击伤日军255万余人,占日军在二战中伤亡人数的89%,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伤亡人数的8倍。
材料二:当1941年10月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德国要求日本迅速采取联合行动,夹击苏联,然而日军主力却深陷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之中,无力“北进”。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