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其他论文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走进生活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5-12 11:23:36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走进生活

南朗镇南朗小学  方桂钰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一、立足校园生活,发掘实践渠道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真正参与度。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学校是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空间之一,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开展 “争当小编辑”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孩子进行分工合作,首先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每组推荐出一名组长担任总编,其他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然后在总编的协调下,按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自拟栏目,自己写稿、编辑、排版、设计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完,力求做到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进行办报合作实践。在办手抄报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发挥创新潜能,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例如,有办“环保知识小报”的,有办“数学知识报”的,有办“语文学习报”的等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在孩子们设计的手抄报整个版面中,他们还根据各自小报的特点,配上精美的图画,使手抄报展示出引人入胜的魅力。学生办完手抄报后,师生民主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结果,给予奖励,激励孩子们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多种综合实践活动中。编辑手抄报既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动手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更陶冶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立足家庭生活,丰富实践内容  
教育要走出课堂,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这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护理与保健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不断生成有意义的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生活化的拓展策略之一。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里收看时事新闻、体验农家生活等,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收看时事新闻  
现代社会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信息的时代。学会收集、整理信息,为了让学生在这方面得到锻炼,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里,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上等多种信息渠道收集信息,择其重要的两三条新闻,写在“每日信息”摘录本里。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收集、整理信息的活动中来,不但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提高了阅读和习作的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养成了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好习惯。  
2、体验生产劳动
根据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学生家庭特点,要求学生多参与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在劳动中学生学会了给植物、蔬菜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等。有的学生还采集样本利用学校实验室的显微镜观察蔬菜的病害情况,再通过到图书室或上网等形式查阅、收集资料,对症下药,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地预防了病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传统的农活,同时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三、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因此,要使学生具有真正有学问的人,还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社会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他们自觉走向社会。  
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是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比如针对河水污染严重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 “爱护生命之源——水”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污染原因,提出治理对策。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拟出调查提纲。第二,沿河进行观察、访问,并作好记录。第三,对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第四,交流调查结果。学生通过调查交流,归纳总结出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两岸的许多居民将生活垃圾倒入河水中,二是工厂的工业废水。针对污染的原因,学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1)大力宣传“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增强两岸居民的环保意识。(2)建议规范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并对其进行集中整治,严禁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3)建议工厂科学处理工业废水。通过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出发,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以良好的心境主动地去参与,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爱家乡的良好品德,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只有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才能把心灵深处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生命才变得如此精彩。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