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搭建“实践”的舞台,让课堂回归自然
- ·下一篇论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搭建“实践”舞台,让课堂充满活力
搭建“实践”舞台,让课堂充满活力
横栏镇六沙小学 梁群英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新的要求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独有的魅力呢?我认为应根据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实践课堂充满活力。
一、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
根据综合实践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堂上,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保证课程的实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范围不宜过大,让学生在活动前就有参与的热情,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因学生的乐参与而使得实践活动丰富而有效,如《校园绿化》这一主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我先从激趣入手,我设疑说:“你们都在数学上课学习过如何计算百分率吧,那么,老师也想请大家帮忙算一道题,行吗?”出示题目。
学生人数 校园总面积 绿化面积 绿化率(绿化面积÷建筑面积)
实践题目一出示,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都想在老师面前露一手。但要完成这一题目,必须要许多的实践活动,于是我马上抓住契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并提出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数据最准确,该小组就获得大礼物一份。学生为了完成这项实践题,真可谓出尽了法宝,他们有的去找相关的老师去搜集有关的数据,有的访问了校长,还有部分的同学拿着皮尺子去量,学生活动的热情高涨。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在整个参与的过程都表现得异常的兴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校实践基地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这一点,在综合实践的内容,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自己去调查、访问、收集、整理资料,制定活动计划,写调查报告真正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我充分利用我校建设“种植实践基地”和“养殖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有地方特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实践活动前,先分好工,做好课前调查,访问,使学生活动中,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在活动过程中,还邀请基地上的养殖、种植专业户,担任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这样活动,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家乡的美,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家乡养殖,种植的技术,进一步体验生活的真谛。如我在教学《红木家具》这一主题时,我考虑到这一主题与横栏的学生联系不大,于是我就把主题改为与我们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大的主题《家乡的南美白》,活动时,我带学生到学校的养殖基地参观,并邀请了基地上的负责人为学生详细介绍了南美白的生长习性,养殖的技术,经济收益等等,学生还亲自喂虾,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都对自己家乡的水产养殖有所了解,学生课后也写了心得体会。活动的开展不但让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学生也开了眼界,同时也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
21世纪的儿童自理能力差,经不起任何的失败,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他们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且良好的心理态度,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俗语说,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呢?综合课正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体验的舞台,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家乡》一课时,我设计了主题为“我来露一手”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主题是要求学生,先回家向家人请教,学做一种家乡的美食。在实践课上,我要求学生,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一种有特色的美食(包油角、煮汤圆、包粽子等)在整个过程中,从准备材料到制作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操作,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都能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也能体验到父母每天为我们准备饭菜的辛劳,更能从中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实践课上,我们应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体验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获得体验,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意识,锻炼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以张扬,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