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略”有所思,“略”有所悟——浅谈略读教学中的“巧”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6-19 07:43:45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略”有所思,“略”有所悟——浅谈略读教学中的“巧”
石岐第一小学  梁淑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作为阅读的其中一种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或者把它上成精读课,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精雕细琢、面面俱到;或者是放羊式的,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又是什么?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先生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发挥略读课文的作用呢,让学生在“略”中所思,“略”中所悟呢?
一、 巧用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 
崔峦先生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略读课教学更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因此教学时,务必要求学生先认真读读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这段文字不仅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还有针对性地提出本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性情的功能。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找骆驼》一课的阅读提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这个故事里的老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呢?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从这段话中,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又引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上课一开始,可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思考,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有一位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老人根据自己的观察,帮助商人找到了丢失的骆驼。了解学习的重点: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二、巧用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整体感知体验阅读,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逐字逐句地讲解,要从整体上把握,要求整体浏览。要淡化讲解,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为学生提供宽阔的学习平台,腾出大量时空让学生能够读懂课文,了解大意,以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获得阅读的体验。例如,人教版第五册《狼和鹿》这篇课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先写鹿在池塘边欣赏着自己的两束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的长腿,接着写狮子扑来,细长的腿帮它脱理险境,而美丽的鹿角差点让它丧了命。教学中不能花大量时间推敲字词,要求快速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体验性的阅读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如《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说香港是我国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个问题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全文的主要内容会有较好的把握。
三、巧于积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是理解和表达的桥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量储存语言信息,积累语言材料,让略读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演练场”。 略读中进行语言的积累,可快速默读,了解大意,让学生把最令人感动的语句划出来,读一读,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觉得哪些地方最令人感动,为什么感动,再全班交流,由此获得并储存课文中的形象材料和情感材料。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一文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语句,如:“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从两个句子中,作者对母亲的心理活动作了细致的描写,感人肺腑。学生通过读、划、谈,积累了语言,并理解了母亲不一般的爱,母亲的用心良苦,母爱的细腻、无私、伟大,以及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再如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在读中想象松树的不同姿态的美景图,并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读中感悟文中比喻的妙处。在诵读中,积累了景物描写的语言和手法;在品词品句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
四、巧于课外拓展,迁移延伸。
叶圣陶说过:“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先读相关文章。”这种书籍,这种文章,主要是指课外读物,而换句话说,课外书也该认作是一种教材,一项略读教材,因此,我们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可趁热打铁,内外结合,进行拓展延伸。略读能力的培养,除了凭借教科书中的略读课文以外,还要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引导学生读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读教师推荐的有益读物,不断扩大阅读量,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文一般都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学习,或排演课本剧,或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或收集有关的自然知识、科学道理、背景材料,或开展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等等。如在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后,可向学生提出:“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一定已经收集和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请继续准备,下次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这里既对课文的学习主题作了总结与提升,同时又适时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学习的拓展与延伸,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