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浅谈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 ·下一篇论文:广东新高考形式下理综生物Ⅱ卷试题复习的思考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必须夯实教学基本功
2.经费保障。随着我市“三转二”教育体制的改革,经费已不再是教师培训的“瓶颈”,各镇街都在想办法增加培训经费,以我镇来说,打算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每年将增设专项培训经费,人均达2300元。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全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加大培训力度,可以请专家为教师作专题讲座,请特级教师上示范课,也可以根据实际请专家或学科带头人开展一对一听课指导,促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
3.措施落实。抓教师的基本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镇、校两级及教师本人经过长期的努力。因此,各项措施务必做到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对于新教师,培训的重点要尽快地帮他们实行角色转换,要尽快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定期举行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会,让年青教师学有榜样。对于未满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应有针对性,力求各项基本功逐项过关,比如粉笔字的训练,学校必须定出要求,成立专人小组,每周检查一次,直到达标为止。
(三)以比赛促提高。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少不了举行各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这些比赛既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基本功的一种检查,又是一种很好的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比如,五月份我镇举行的青年教师课文朗读比赛,在一个上午之内,52名教师按抽签顺序和朗读内容依次上台完成了比赛,既领略到同行高水平的表演,又听到了低水平的朗读,在评委统计成绩时,还欣赏到评委的精彩范读。同时,通过教研员的点评,青年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找到了下一阶段的主攻方向。
但是举行基本功比赛,也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 针对性要强。青年教师哪方面弱就应该多举行相应的比赛,可以根据实际,定期举行,目的就是要通过比赛促青年教师更好地练好基本功。2. 要精心组织。赛前要明确要求,一般在一开学就提出比赛项目和要求,在下半学期举行比赛,给教师充足的时间去“练功”。不要停留在比赛的层面上,要充分利用好资源,比如粉笔字比赛,写完之后,要组织教师观摩,可以根据实际,让评委去点评,以提高青年教师理论水平,使每次比赛成为他们学习交流的好机会。3. 及时做好反馈。比赛结束后,主办单位除了要大力表彰优胜者外,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分析比赛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合理提出新的要求,最好写成书面材料,印发给相关单位或教师,使先进教师精益求精,让后进教师迎头赶上。
(四)以搭建平台促提高。
1. 展示的平台。“展示的平台有多大,青年教师的潜能就有多大”。多数青年教师好学上进,接受能力强,只要适当给他们以机会,相信会做得越来越好。(1)上公开课。课堂教学是最能反映出一名教师的基本功真实水平的一种方式,是各项基本功的集中体现。因此无论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都要多为青年教师创造展示的机会,要敢于压担子,让他们多去上公开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其本人努力做好备课、上课、反思等环节,另一方面又可以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2)才艺展示。青年教师有朝气,有展示的欲望,如果能为他们举行一些才艺方面的展示,如青年教师书法展,诗词朗诵会等活动,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练好自己的基本功。
2. 学习的平台。(1)外出听课。由于我镇是一个大镇,学校多,教师多,但参加省市学习的名额非常有限,而且每次派出去的往往都是骨干教师,加上学校培训经费不足,青年教师往往很少有机会听到高水平的课。而听课对教师来说又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学习。所以,镇、校两级要积极创造条件多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2)勤读书。读书的重要性毋庸制疑,教师要想提高内涵,必须多读书。新课程改革以来,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不少青年教师却忽视了自我学习,书读得很少。为此,学校要制定相关措施,积极倡导书香校园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3. 交流的平台。青年教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应该为他们创设交流的平台,营造一个充满竞争而又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所以,定期组织一些经验交流活动或座谈会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是让一些优级秀青年教师现身说法谈自己的心路历程,使同龄人从中受到启迪;邀请一些专家举行座谈会为青年教师排忧解难。还可以就教学教研方面作专题发言,让青年教师人人都有机会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不断提升。
夯实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要能够做到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常抓不懈,相信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