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下一篇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关注学生
校长专业发展与学校改进
(1)均权化管理:不再是校长集权式,而是各管理人员的分权式。
(2)民主化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使学校管理民主化、透明化。
(3)优势互补化:管理人员优势搭配,取长补短,形成管理层的优势合力,管理效益优化。
(4)整体化:讲究管理的整体效益,不再头疼医头,应急式,治标式管理。
(5)个性化:讲究管理的特色化,突出学校的个性特征,注重发展师生员工的个性,管理人文化。
(6)专业化:管理在专业化的层面上运行,高理性、高起点、高水准。
(三)校长成长发展规律决定校长最终必然实现专业化
从校长所处环境的要求及自身成长发展的规律来看,校长最终必然实现专业化。
1、校长成长的过程,终极目标是专业化
西方学者德耶弗斯(Dreyfus)从专家教师形成的角度,把教师的发展分成5个阶段: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一个校长的个人发展也要经历类似上述的阶段:预备校长(孕育期)——合格校长(称职期)——优秀校长(专业化发展期)——专家型校长(实现专业化)
2、校长的自身发展追求,迫使校长实现专业化
校长专业化不是教师专业化的派生概念。校长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是并行的。面对民族的振兴,世界的挑战,凡是事业心强,有敬业精神的校长必然有强烈的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以大气成大器;明大理成大师;怀宏图,担历史重任;创伟业,留历史足迹。
[pages_luzhuba](四)校长专业化已是重要的实践活动
校长专业化并不是纯粹的理论构想,它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中外皆然。例如,中国政府从第八个五年计划(“八五”)开始实施并延续至今的全国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活动是促进校长专业化的典型例证,当前中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方兴未艾,中国的校长专业化运动已见雏形。再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学校改革将焦点置于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为促进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美国教育管理学会在1986年专门成立了全国优质教育管理委员会,并由德高望重的著名教育管理学者格林菲斯出任该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在1987年 3月提出了长达16页的报告书《未来学校的领导者》,内容主要是针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管理与评估进行检讨并提出重大的变革方针。1996年美国州际学校领导者证书协会发布了一套面向21世纪的学校管理人员专业标准,被称为“学校领导者专业标准”。目前,该标准被美国教育界广泛认同,已经被35个州采纳。1983年,英国“教育与科学部”提出了校长管理培训计划,并建立了“英国学校管理培训发展中心”,1998年又建立了校长专业国家标准,1999年还制定了校长专业国家资格要求。
四、校长专业化的目标、方法和途径
在实现校长专业化这一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校长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也需要外部的推动和良好环境的创设。
(一)明确校长专业化的目标
校长专业化的目标包括1、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2、建立学校与社会联合体。3、对学校进行质量管理和评估。4、建立协同改革的文化氛围。5、创建学习型学校组织。6、促进学业成就多元评价观念和体系的形成。
(二)提高校长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据我国学者的调查研究,认为我国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应当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业务知识、性格、健康、仪表等八个方面。校长专业化的实质就是校长素质的专业化,当代校长的素质结构应完整地具备以下十种“精神力量”:
1、清醒的办学理念。今天,中小学“全民化”进程加速,社会与学校联系密切,办学自主权加大,学校的办学理念越加重要。校长必须找到适合于本校的清晰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独特的办学模式。
[pages_luzhuba]2、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这要求校长必须具有丰富、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教育管理知识,具备较高的学校管理技能和经验,能够运用现代学校管理技术。
3、宽容的民主作风。民主作风是民主社会领导人必备的素养,而对民主社会的学校领导人来说,民主素养显得尤其重要。
4、深切的人文关怀。教育的本质和根本性职能是人格塑造,这要求校长必须有深刻的人文理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他不仅要教育学生懂得专业知识,尤其要教育学生懂得人文历史知识,具有人文理性和人文关怀,成为一个精神世界和谐发展的人。
5、公正的做人品格。教师应为人师表,校长应为全校的表率。公正与公平既是校长的美德,也是校长的道德底线。丧失了公正与公平,就失去了做校长的起码任职资格。
6、突出的创新能力。今日的学校正处在一个激荡的变革时代,发展是现代学校的根本性特点,创新则是现代校长的典型特征。一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校长领导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备的精神品质。校长应当具有坚定的自信心、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能力。他不只自己追求变革,而且能够带领全校所有成员热心地参与变革,不断夺取变革的成功。
7、科学的决策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学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轴心。现代校长的决策力是这样一种能力:他能把学校看成一个整体,掌握学校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还能想象到学校与教育界、社会以及同整个国家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力量之间的关系,并充分注意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各种可能性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科学的决策力是校长素质结构中的关键能力。
8、有效的协调能力。这里的协调能力是指有效的人际协调能力。
9、坚强的意志性格。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发展”,而现代人的典型特征是“进取”。校长应该视竞争为人间正道,团结全校师生,冷静面对变幻的环境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外界,永远不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10、完善的人格魅力。校长是师生的楷模,应当以完善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
以上述十种“精神力量”为准则,在实现校长专业化的路途上,校长自身必须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达到专业化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