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

中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6:45

中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

在我国,后进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多年来,我国的许多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针对后进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后进生形成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许多关于转化后进生的对策。但却很少对中学后进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所以,加强多中学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探究,对中学后进生的有效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后进生的成因

中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一般包括教育、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教育原因

学校的教育管理,如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学设计、教师的素质等,对育人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

1、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在我国,惟 “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比较常见,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教师对“后进生”产生了偏见[1]。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优等生上,而忽视了中等生和后进生,有些中等生会因为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冷淡,得不到教师的鼓励,对学习的信心发生了动摇,学习成绩下滑,逐渐由中等生变成了后进生。那些本来就被教师认定为后进生的学生,由于教师的放任,便更加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2] 。

2、教学设计不合理

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不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这样的教学,枯燥无味,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把一些抽象原理、概念,不经过教学加工直接灌输给学生,让抽象思维尚不发达的中学生去记忆。这样,不但加重了中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由于对所记忆的内容不理解,往往不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去解答较为复杂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取得理想成绩。课堂提问设计不合理,教师经常用一些比较复杂和比较难的问题去提问基础不好的学生,当学生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出来时,就有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pages_luzhuba]

3、部分教师缺乏自律,教学方法简单、粗暴

有些教师虽然知识渊博,但他们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不善于和中学生沟通,对违反纪律的学生采用生硬简单的方法压服、排斥,或者孤立、歧视,或者体罚,或者向家长或学校告状。这很容易引起中学生的反感,会增强他们的逆反情绪。有些教师没有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而有些教师本身就缺少必要的教书育人的专业知识,他们在教学上不能透彻理解教材并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造成许多学生不能接受讲课内容,课后又不能及时给予适当的辅导,造成有些学生逐渐变为后进生。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起点,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位教师,他们的身体发育、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陶冶,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成长、发展一直受到家庭的影响,家长的个性特征、经济地位、社会背景、职业、抱负、教育方式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

1、家长因忙于工作而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关心不够

现在很多家长整天忙自己的工作,很少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知之甚少。而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他们可能对很多事情感到迷惑和烦恼。他们很少会把自己的迷惑和烦恼向老师诉说,而父母又总是没有时间,这样,由于他们心理上的迷惑和烦恼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自闭、自卑、恐惧、焦虑等问题。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目前家庭教育中溺爱型和放纵型占的比重很大。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视他们为掌上明珠,过分溺爱,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不加管束。很多在溺爱中长大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差,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性格任性蛮横,他们很难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些学生在学校违反校规,受到处罚,家长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去学校找教师理论,认为都是教师管教无方。这些学生有了家长的撑腰,就更肆无忌惮地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成为学校和教师眼中的后进生。还有一些家长,平时很少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一旦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孩子教训一通了事,这样往往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厌学和逆反情绪。

[pages_luzhuba]

3、家庭成员的负面影响

家长的不良思想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严重危害,这种危害主要表现在:当孩子发现父母品行不良时,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心理上会蒙上消极的阴影,产生沮丧、怨恨、和自卑等心理。个性的消极化使他们对集体、家庭产生厌恶情绪,一旦接触了坏朋友和不良思想,就容易走上歧途,成为后进生。

(三)社会原因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影响。虽然目前的社会环境总体上是好的,但仍存在很多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日益发达,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信息中夹杂着许多不良内容,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这些不良内容会对中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的心理受到扭曲。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模仿心理强,容易受到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影视、黄色录像、黄色书刊等的危害。一旦中学生接触并沉迷于不健康的内容,会使他们对其他事情无精打采,精神萎靡不振,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二、转化中学后进生的对策

转化中学后进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要把转化中学后进生差生的工作做好,就必须根据中学后进生形成的各种具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转化对策,使对中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完善学校教育管理

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一些不足,是导致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管理,能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pages_luzhuba]

1、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一方面,要重视对后进生的整体性评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身心的发展容易出现波动性、反复性和非连续性。那么这就需要在考核评价学生时改变单一、片面、僵化的模式,尽可能地对学生作出客观、全面、积极乐观的评价。例如:有些学生虽然成绩落后,品德行为也可能较差,但是他们可能在某一方面,如体育、绘画或其他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对这类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看到其闪光点,并作出肯定的评价。只有通过这种整体性的评价,才能促进中学后进生的学习,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3] 。另一方面,要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师,因为教师对学生采取何种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内容应该包括职业道德、教学效果、因材施教、自我反思、教学过程等[4]。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又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客观上也减少了后进生的产生。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