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 ·下一篇论文:企业成本管理推进会议问题索引
文学论文:安娜与爱玛形象比较研究
作为母亲,她还是虚伪的,最爱的只是她自已,对女儿对身边的人和物,他都是莫不关心的,哪怕她表现出的热情,都只是满足她内心对自我完美形象的设定,应该像上流社会一样高雅优美!她竟然还陶醉其中,不亦乐乎。女儿在她的眼里好似空气,在与情人罗多夫谋划私奔时,经他提醒,爱玛才打算一起带走,然而,临出发前,贝尔特俨然被她抛在脑后了。她从未替女儿着想,我们可以理解她是年轻,可以有不成熟的时期,但当她把孕育了将近一年的小生命生下来时,爱玛应该学会成长,学着做一个好母亲,这种爱好似人本能发出的。如果爱玛爱她的女儿,就应该知道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成长下的孩子,她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在我看来,对自已孩子都没有爱的母亲是最可怕的。
爱玛割舍了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也许,她从来就没有,如果曾经拥有,怎么可能如此冷漠。真是可悲可怜的女人。让人很到骨子里。爱玛可以有梦想,可以做梦,她有少女变成少妇,又由少妇转换称母亲,别人的梦都醒了,但是她始终没有醒来。十几岁的天真可以称为可爱,二十几岁的天真可以叫做无知。而爱玛都已为人母了,还天真,只能是可笑可悲了。
如果说爱玛没有考虑过如何成为一个好母亲的话,我只能怀疑,爱玛在她的童年中是否感受过母爱的温暖,是否成长在父母无私的爱的臂膀下,以这种情况来讲,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小说中感受不到,他对女儿的关心,即使有过关心,也是在维护她自已的形象。作为母亲,她是一个彻头彻尾失败的典范。安娜与爱玛相比,不言自明,我们能看到安娜因散发着母爱的光辉而美丽动人。安娜追求的是爱情、婚姻、母爱统一起来的高尚道德的生活。她成功诠释了一个作为母亲的角色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使受众看到了安娜身上母爱的力量。作为母亲,她无疑是成功者。她认为幸福是活在爱情中。爱玛从来没有把角色转换成一位母亲,对于爱玛而言,她更像着现代思想的母亲,把一切女儿的问题都抛给别人,自已潇洒的生活着。这造成作为母亲身份从一开就是欠缺的,爱玛在潜意识里,始终扮演一个任性而非成熟的母亲,象征着“幼稚”和“成熟”的两种身份。在她身上始终不能认知和把握,这种无所适从的焦虑,促使她一切责任。作为母亲,她是最大的失败者。
(二)安娜与爱玛的爱情观
偶遇爱情的安娜。最开始,爱情对于安娜来说,并没有什么概念,刚刚二十岁的安娜没有经历爱情就直接进入了婚姻,他的第一个男人卡列宁,很难在他身上捕捉到应有的生命活力,当激情四射的安娜与机器一般的卡列宁相对时,那种对爱情的美好就这样扼杀掉了。她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谢廖沙身上,虽然没有爱情的滋润,但有了儿子的爱她是满足的,并优雅骄傲的活在上流社会中,她是众人的焦点,这也极大满足了她那颗虚荣心。所以她没有那么渴望爱情,但这种情况是危险的,这种爱情的火焰,一旦被激发,变一发不可收拾。
弗龙斯基的出现,恰恰点燃了那颗炙热的心。当安娜嗅到它强有力的呼吸,听见年轻强有力的心跳,看到了英俊帅气的外表,她的心感受到了震撼,在懵懂中,她知道了,这就是爱情。同时她也听到了,自已内心因压抑很久了而发出的强烈心跳。出于自已的身份和地位,她一直在克制自已,平淡的婚姻生活使他麻木,然而生命的乏味与青春苦短,听不见柔情的话语让安娜破灭了浪漫的梦想,当一个能让她重温梦而完全忘了自己仍是已婚女人,弗龙斯基的出现将是一个致命的诱惑,就像迷失在人群中的终于找回了年轻的自己。最后她选择了倾听自已内心的声音,她愈来愈清新的听到:“我要爱情,我要生活。”[10]她瓦解了,她感受到了从未感受到的幸福,因为自已从未这样快乐过。
[pages_luzhuba]安娜不喜欢那种有愧于卡列宁的生活,她不想在道义上低于他,所以选择想卡列宁坦白一切,想尽快逃离这种负罪感欺骗别人的生活。因为安娜在遇到弗龙斯基之前,对卡列宁一直忠贞不渝,这在当时的俄国上层社会是一件非常不寻常的事情。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的上层妇女婚后只顾自已的社交活动,子女给保姆来养,很少有人像安娜一样亲手带孩子,而且婚后私生活非常清白,可见他的灵魂不允许她背叛不中的行为,坦白对于她来讲是一种解脱。
初遇爱情的安娜,是被动的,而在爱情中的安娜,不允许感情中有任何杂质,她掌握着主动权,并很好的控制着弗龙斯基,弗龙斯基可以说为了她放切了一切。安娜知道爱情久了会变淡了,所以她每天都精心打扮自已,永远都是让男人心动的女人,她从不过度依赖弗龙斯基,懂得以退为进,对弗龙斯基保持着神秘感,这是吸引男人的法宝。但生活就是生活,时间久了,自然会变淡了,安娜又对爱情要求过高,才会导致后期她总是神经质的猜疑,不断地对弗龙斯基发脾气,在爱你的人也是受不了的。只能怪安娜把爱情看得过重,要求太高,在一次次猜疑中,八想当然看成事实,把爱情看成是生命的全部,一旦不顺她意,就认为全盘皆输,爱情的刽子手就是自已,最后的悲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断追逐爱情的爱玛。爱玛对于爱情来说,好像永远活在小说中的虚幻世界,她天真的以为结了婚,就可以享受在爱情中了。殊不知,像她这种风情万种爱幻想的女子,下下给木头人夏尔,夏尔永远不可能对落叶秋风或者飞雪骄阳产生莫名感触。所以爱玛不安分的心开始蠢蠢欲动了,就像小说《围城》中说所讲,当初糊里糊涂地往里冲,现在又迫不及待的想逃出来。是也难怪,夏尔是一个无才,又不求上进的庸医,这远远不能满足爱玛的虚荣心。所以她就开始不断地追逐她理想的对象,憧憬爱情的降临。爱玛总是幻想巴黎的一切,名牌的衣服、鞋子、手饰、帽子、礼服、舞会,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幻想巴黎女人的爱情,那如毒药般的爱情。夏尔,这个和她人生观、世界观不同的人,她原以为会给她带来浪漫爱情的人,一次次的失望。“她在卧室里放散满花瓣的浴盐。她半夜起来,穿着粉红的大裙子在树下跳舞……”可是得到的回应却是“爱玛,家里十点熄灯睡觉”“爱玛,现在已经是半夜了”[8]于是,她知道了,她的婚姻没有给她带来任何改变,如一滩死水,他对夏尔的心也就如那滩水一样死了。
爱玛与安娜不同的是,爱玛并不是站在原地等待爱情,她主动出击寻找,任何带给她可能的人。看来没有经历过爱情,就会对它充满无限的遐想,从而使她陷入追逐爱情的长跑中。其实,追求美好生活,渴望纯美爱情,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爱玛错就错在把追求爱情的方式全都寄托在爱情身上,爱情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为此,她被所谓的爱情迷惑的认不清身边的人,面对庄园主罗多夫,她以为是巴黎盛会上风度翩翩的子爵,她似乎看到了她理想中的一切。于是,她奋勇向前的扑过去,一个是情场高手,一个全情投入,结局自然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