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浅谈贴豆画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 ·下一篇论文:艺术教育中的一朵奇葩——折纸
以话题为轴带动第一轮中考英语复习
以话题为轴带动第一轮中考英语复习
摘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备战中考,提高学生在各种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基于对教材的内容、中考考纲、中考发展的趋势的认真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关注语篇、整合教材备考的复习策略。
关键词:话题、教材整合、复习策略
谈到中考英语复习策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有个共识,那就是必须立足教材,关注语篇。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备战中考,提高学生在各种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基于对教材的内容、中考考纲、中考发展的趋势的认真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关注语篇、整合教材备考的复习策略。
一、中考改革思考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即注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根据中考近年频繁的改革,对初中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要求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从以往的重语法轻应用转移为重应用轻语法,即更看重初中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交流和学习的能力。英语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的掌握情况,杜绝似是而非、表述不清、答案不唯一的选择题,试题编制注意摒除脱离实际、追求时髦题型的做法;改造传统题型,鼓励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鼓励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及英语言国家地理、人文等背景知识。例如,“听力测试”突出交际功能,“单项填空”注意语境理解;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看图、短文填空”、“读写综合”题型重在检测学生得在特定语篇中进行语言综合能力运用。而2008年英语中考的改革还包括:增加单项选择、看图短文填空和书面表达的分值,取消完成句子的题型。中考改革的种种迹象表明,初中学生的英语能知道多少不是最重要的,能用上多少才是最重要的。
二、Go for it!教材的特点
Go for it!的编写思路是: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单元教学以话题为主线,打破了以语法项目为主脉络组织和安排教学的模式,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注重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要求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为运用英语迸行交际的能力,并且向学生提供了学习策略指导。但这套教材也有缺憾之处,每册书的各单元之间在内容、语法上联系不大,这就给复习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如果按传统的方式以语法复习为主,就会显得枯燥乏味,而脱离了语境,一味注重语法也违背新课标的精神。如果以单元逐册复习,一来时间不够,二来知识点复习变得零碎、不能系统深入。
三、教材整合
新教材Go for it在横向看来,各单元之间貌似毫无联系,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将所学内容以话题归类,就可以看出某些单元之间、册与册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以下列单元为例:
七年级下Unit 5 How was your weekend?(weekend activities), Unit 9 It’s raining (describe the weather, describe what you are doing), 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holidays and vacations)
八年级上 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vacation plans),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chool trips), Unit 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 (your town)。
八年级下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fun place), Unit 10 Its a nice day, isn’t it?(small talk)。
九年级 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 (vacations), Unit 14 Have you packed yet?(preparing for a vacation)。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单元都在围绕一个大的话题,那就是旅游,其中有旅游前的讨论、咨询、准备,景点的介绍,以及旅游后的讨论等。
于是我们复习可以以话题为主线来进行复习,整合教材,把五本书有关的知识、内容串起来,使所学知识点系统化,语法知识清晰化,为解决专项问题打基础,让学生更加清楚这三年他们究竟学了什么,在谈论某个话题时该运用哪些单词、短语、句型以及在哪里查阅与这个话题相关的知识。这样的复习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复习的难度。我们根据中考考纲所提供的24个话题,将五册书整合,可将所学内容分成五个大话题:
人物 涉及人物各项基本资料,包括了人物的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地点、家庭、个性外貌、学校生活以及兴趣爱好等。包括七年级上9个单元,七年级下6个单元,八年级上5个单元,八年级下1个单元,九年级4个单元,共25个单元。
方位 涉及问路、指路及物体室内外所处位置的表达。单元涵盖七年级上Unit 4,七年级下Unit 1、Unit 6,八年级上Unit 4, 九年级Unit 11。
旅游 涉及旅游前的计划,旅游中的活动,旅游后的讨论。单元涵盖七年级下Unit 5、8、10,八年级上Unit 3,八年级下Unit 9、10,九年级Unit 7、14。
建议 包括向他人寻求建议或给他人建议等。单元涵盖八年级上Unit5、11,八年级下Unit 7、8,九年级Unit 3、4。
综合 综合前四个话题,并对剩下的单元进行查漏补缺。专题复习虽然已囊括所学63个单元中的40几个单元,但是还有个别零散的话题,而且就是前面4个话题之间也存在联系,所以可以设计一个综合篇,将常见话题再加以整合重现。
按话题整合教材后,课堂上结合话题,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复习。根据话题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加强对语义的辨别能力。第一课时侧重词汇、句型复习并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为英语口试做准备;第二课时对该话题的重点语法进行归纳总结,将中考的考点和学生的易错点设置并练习历年中考该语法点单项题,与话题结合减少了纯语法复习的枯燥性;第三课时综合性练习,进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读写综合等语篇的中考仿真训练,第四课时话题小测,检测和巩固复习效果;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