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小学英语话题教学初探
- ·下一篇论文:我的再一次尝试—一年级话题教学感受一二
英语话题教学心得
英语话题教学心得
教师: 陈蔼玲
上学期末,曾庆华老师提出“英语话题教学”这一研究设想。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话题教学,经过2个月的教学尝试,感觉这种方法挺不错,老师的教学灵活度更大,教学效率更高,效果也比较理想。
说起话题教学的缘由,也许是因为我们一年级教学内容多且乱。如一年级要教授《先锋英语》和《剑桥少儿英语》预备级两套教材,两套书就涉及到38个单元,而且单元与单元之间又有很多重复的部分,所以对于老师的教学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最后决定打破按单元上课的传统教学,以课本为依据,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对于教学内容按话题的形式进行整理划分,再进行教学。这也就是我们本学期所尝试的话题教学方法。
例如,现在一年级的内容就被划分为十一个话题,分别是Greetings,Number,Animal,Letters,Colors,Place,Food,Fruit and vegetables,Clothes,Adj.,Body,Others。当然,我们也并不是把单元绝对的按话题分开。如,有些单元虽然是归在Number这个话题中,但是那个单元里边有涉及到animals这个话题的内容,那么我们可以灵活处理,把涉及到animals方面的内容划分到animal那个话题中。
经过两个月的话题教学,感觉话题教学并不难,老师的教学灵活度更大,更有利于老师自由发挥。话题教学其实就是素材重新整合,使其位置最优。例如,一个话题通常会涉及到几个单元,我通常会先会通读话题所涉及的所有单元,然后统计出这个话题所涉及的生词,句型,歌谣或chant,接着再通读一遍,根据内容出现的频率和考试的频率来确定重点。每节课老师就自己根据需要安排教几个单词和句型进行教学。
而且,因为话题教学具有单一性这一特征,每堂课或者每个单元适宜选择一个教学话题,所以课堂讨论内容相对集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以话题为中心的教学,能够将话题、结构、功能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这次话题教学的做法真是个很好的研究尝试。这次的话题教学研究尝试的成功,表明,其实很多东西都未必要按照旧路子走,有时候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反而能够走的更顺走得更远。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昨天参加《新课标》培训时张丽卿老师说的一句给我印象特别深的话,“现阶段,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十分迫切”。的确,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经验反而会束缚我们的思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尝试挣脱旧的教法,寻求新的突破。也许大家觉得“研究性”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词,其实并不然,即使我们只是研究一个很小的问题,也是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希望每位老师都能向曾庆华老师那样,背起探索的行囊,积极成为一位研究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