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浅谈随文识字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7-11 09:44:51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浅谈随文识字
中山阜沙镇罗松小学  冯爱娣
识字、写字是小学一、二、三年级主要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识字效率,很多教师都是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教学每篇课文都是在第一课时先把生字集中学完,形成了识字的专题,第二课时再去理解课文。这样,我们学完一篇课文最少需要两课时。教学花的时间多,效果却不如人意。学生学了生字,却未必会用的正确理解字义。而中国的汉字一般是一字多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却不相同,所以集中识字就存在着不能明确字义的缺憾。随文识字能克服集中识字的不足,提高识字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随文识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以往,我们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讲为主,所以课堂特别是识字过程变得很枯燥。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用三寸不烂之舌告诉学生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记,日子久了,学生被动地学,慢慢就会养成懒于动脑的习惯,学习效果只会越来越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识字教学都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实在在落实学生的主导地位。例如教师是教《三个儿子》的这一课时,她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一边学习课文,一边认识生字,她以质疑入手,明明看到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样用问题为切入口,大大地增加了学生想读文本的欲望,同时,识字的过程不再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而是学生自己寻找要学的生字,自己探讨生字的读法和字形的记法,教师只是对所学的生字在读音、或理解有错误时作修正。对自主识字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老师还让他做小老师带读,这样的方法识字,学生自我感觉很成功。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二、随文识字在识字中感悟课文,在感悟中理解字义。
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方法上有所不同,随文识字是在感悟课文中识字,在感悟课文理解字义,识字过程始终没有离开文本。如《三个儿子》这一课,老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三个妈妈来到井边打水,他们怎样说自己的儿子?带着这个问题学生用笔在课文中找答案,学生很快找出了答案,等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出示了答案,并带着学生学习这两个字。接着,老师又问:妈妈是怎样提水的?引出要学的生字,“拾”“晃”就这样,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怎么学习这两个生字,全课的生字就在理解课文问题中一个个被攻破了。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学生对所学的生字意思理解得较准确人。如“晃”这个字,老师通过视频出示水桶里装得满满的,水不停的摇动,学生轻易就理解“晃”的意思。理解和认识“胳膊”、“聪明”、“沉甸甸”这几个词时,教师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指导朗读朱完成要求学生站起来边读边做动作,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到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样理解生字的方法,不但对所学生字义理解到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枯燥的生字让学生学活了。
三、随文识字以“读”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读”是语文教学的过程,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能把词语读准,能把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读出来,是我们读书的要求,是体现语文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三个儿子》的教学中,教师很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如,老师问:三个妈妈怎样说她的孩子?其中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老师先让学生试读,然后让学生自己评价。有个学生站起来用平淡的语气读了一遍,老师向同学提示说:“当你在运动会上跑一百米获得了第一名,你的妈妈赞扬你时,她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她的语气是怎样的?”学生齐说:“妈妈的是脸露笑容,语气是高兴的。”老师说:“读这两句话,你现在懂得用什么语气来读了吧!”学生高兴地读了起来,再提问学生的时候,学生已经读得非常有感情了。同时,由于学生也觉得自己读得很有感情,朗读兴趣更浓了。到学习最后三个生字要朗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这句话时,学生入情入景,真的让人感觉到妈妈抬着水艰难地在路上走着。因为随文识字的过程中,读的内容和机会都很多,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很有帮助。
四、随文识字使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点还是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如此,识字更是如此。如果把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多面性,创设更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优美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更多地接触学习内容,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再现学习内容,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加快小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如《三个儿子》的教学设计就能充分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整合。在教学学生难理解的“晃荡”这个新词时,老师用视频出示了一桶正在晃荡的水,这么一个难理解的词语就不用教师再唠叨了。当老师要指导学生用一个(一只)、一个(一只)、另一个(另一只)词语说一个短句时,学生一时间想不到可说的内容,教师用课件出示了一幅公园里猴子们正在假山上玩耍的图画,学生很快爱到了启发,流利地说:“在动物园里,一只小猴子正在好奇地翘首遥望,一只猴子正在津津有味,另一只在吃观众扔给它香蕉。”又如,理解完课文后,进行拓展练习时,老师用课件播放《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作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延续,学生边看边唱,既轻易达到教育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运用,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实践证明,随文识字使识字走向教学的创新方法,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语文是工具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浅谈随文识字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