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第18课《杨修之死》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14 11:07:16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5)植然其言(    )           (6)但曹有问(    )
3.翻译下列语句。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曹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本文中曹操的形象和你在历史上学的曹操一致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课文中反映的作者认识来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方面是值得你去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参考答案
【预习导引】
1、罗贯中  本  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  魏、蜀、吴   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三国演义》 《水浒》《西游记》 《红楼梦》
2、适逢páo 厨   dūn  bǐng  bù  hè   shì 倚仗 不拘礼俗  shuò多次  屡次jì  忌讳嫉恨 盒。当时写做“合”  chí qì   wù    shǎng   yáng假装  shì   回答   pī   sì守侯  于是zèn诬陷中伤    yè   认为   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chì呵斥  huī指挥   fù土山  niān用两三个手指拿   chāo抓取     shé折掉
【走进文本】
一、 2、因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二、
事件 杨修的表现 曹操的态度
 改造花园大门  丞相嫌园门阔耳                   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塞北酥饼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虽喜笑,而心恶之
 揭发“梦中杀人”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  梦中耳  愈恶之
 告发曹丕密谋     知其事,迳来告操       愈恶之
 教曹植斩门吏     君奉王命而出……  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为曹植作答教  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大怒,已有杀修之心
三、1、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虚伪残诈、老谋深算 、阴险多疑、嫉贤妒能
2、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渡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夏侯惇却没有丝毫处罚。
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慧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为人不可恃才放旷,做事定要三思而行。
【当堂练习】
 1.(1)páo  (2)qì  (3)  yáng  (4)sì 
(5)zèn   (6)zhà   (7)huī    (8)chāo 
2.(1)恰好 (2)屡次 (3)知晓,明白 (4)按照 (5)认为……是对的 (6)只要
3.(1)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冒犯了曹操的禁忌。
(2)曹操假装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
(3)丞相不是在梦中,您(被杀的人)才是在梦中呀!
4.不一致。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不等同的。
5.一方面由于杨修自身原因,恃才放旷,无所顾忌,凡事不考虑利害得失,任意为之。另一方面是由于曹操的嫉贤妒能,阴险奸诈。

上一页  [1] [2]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杨修之死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