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远离作文忧愁,走近快乐作文
- ·下一篇教案:创新和构思的作文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复习:立意——塑造文章的灵魂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2)高屋建瓴法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有了才识,就能 形成独立之见,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识是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学立意不远的主要原因,是局限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
(3)以小见大法
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小题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七、如何使自己的作文立意高?
1、丰富生活阅历、拓宽知识面。
2、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4、勤于思考。
5、多角度思考问题
……
八、堂上练习:
请以“台阶”为话题写一篇短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思考:请从多角度立意,
1 、台阶的故事( 人生经历,社会发展 )
2、 给别人一个台阶( 宽容 )
3 、给自己一个台阶( 善待自己 )
4、 给孩子一个台阶(家庭教育)
5 、给学生一个台阶(学校教育)
6 、走自己铺设的台阶(创新进取,无私奉献)
7 、为别人铺设台阶(无私奉献 )
8 、上台阶(积累)
9 、上台阶与下台阶(人生态度)
10 、永无尽头的台阶(修养、科学)
11 、台阶的材料( 人生态度)
12 温暖的台阶(人际关系)
作业设计: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后。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请以“山的灵动,水的沉稳”为内容写一篇不少余800字的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中考复习课,主要针对中考中经常有考生没有认真研究话题作文的材料,也没有想过自己所选材料要表达一个什么中心,写出的文章不是中心不明就是没有中心的情况提出的。在两节课中,经过例文展示,理解,讨论,老师点拨引导,归纳总结等环节地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立意的要求与技巧,并且也得到相应的练习巩固。但是,考场作文决胜并不单止于此,如何选题,选择素材,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等等方面对一篇作文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在下面的作文复习中,将继续学习下去。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有了才识,就能 形成独立之见,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识是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学立意不远的主要原因,是局限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
(3)以小见大法
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小题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七、如何使自己的作文立意高?
1、丰富生活阅历、拓宽知识面。
2、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4、勤于思考。
5、多角度思考问题
……
八、堂上练习:
请以“台阶”为话题写一篇短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思考:请从多角度立意,
1 、台阶的故事( 人生经历,社会发展 )
2、 给别人一个台阶( 宽容 )
3 、给自己一个台阶( 善待自己 )
4、 给孩子一个台阶(家庭教育)
5 、给学生一个台阶(学校教育)
6 、走自己铺设的台阶(创新进取,无私奉献)
7 、为别人铺设台阶(无私奉献 )
8 、上台阶(积累)
9 、上台阶与下台阶(人生态度)
10 、永无尽头的台阶(修养、科学)
11 、台阶的材料( 人生态度)
12 温暖的台阶(人际关系)
作业设计: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后。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请以“山的灵动,水的沉稳”为内容写一篇不少余800字的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中考复习课,主要针对中考中经常有考生没有认真研究话题作文的材料,也没有想过自己所选材料要表达一个什么中心,写出的文章不是中心不明就是没有中心的情况提出的。在两节课中,经过例文展示,理解,讨论,老师点拨引导,归纳总结等环节地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立意的要求与技巧,并且也得到相应的练习巩固。但是,考场作文决胜并不单止于此,如何选题,选择素材,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等等方面对一篇作文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在下面的作文复习中,将继续学习下去。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