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反思: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
- ·下一篇反思:《怎样看电视》教学漫谈
教学案例:世界,让我给你命名——童诗教学之综合课教学设计
二、呈现专题,开启诗思。
师:大家请看这块石头,发挥联想和想像,把与石头有关的名称找出来。
生:我想到了祖母绿,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钻石之一。
生:我想到了长城,因为长城是石头与石头相加、相迭而形成的长长的路,是石头做集体早操。
生:我想到了奉献,因为石头粉身碎骨,甘愿奉献,化成石灰、变成粉笔,成了我们知识的向导,成了高楼大厦的建筑材料。
生:我想到《红楼梦》的主要角色宝玉,因为他就是封建社会顽石的化身,整个《红楼梦》的故事也是因石头而引起的。
师:“祖母绿、长城、粉笔、宝玉”等就是石头的别名,从这些与石头有关的事物、人物中,大家发现了什么呢?请小组讨论。
生:这些事物虽然都是与石头有关或者由石头构成,但名字和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师:(小结)给事物重新命名,正是诗歌创新的“秘诀”之一。(师板书,要求学生齐读三遍:诗歌——就是给事物重新命名。)
评析:诗歌的形成一般需要三种原料,首先是作者的主观情绪,即一颗活泼善感的不死之心,其次还需要有能感动诗人,使之心动的客观外物和具体事件,也叫感心之物;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能够把“心”与“物”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语言、结构、章法、韵律等表现形式与技巧。新诗教学最关键的就是如何选择和给予学生“感心之物”。教师选择石头这一常见之物作为开启学生诗思大门的钥匙,可谓独具匠心。因为感觉是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学生对熟悉事物容易引起注意,产生惊羡的感情,引发一系列后续积极的心理活动,变感知为认知,变认知为审美,从而使学习成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学生在内驱力的鞭策下,容易体验到一种独到的情怀,颖悟到一种别致的哲思,以及感受到一种新鲜的诗美。
三、自读自悟,感知诗意。
(投影《苹果》“苹果是太阳的孩子/它是一个爱脸红的小胖子/苹果是一个小火炉/把美好燃烧/苹果是树枝上的一只鸟/它把一句话藏在肚子里/那就是甜蜜”。)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小诗。想想每一句话应读出什么味道?你是怎么读的,为什么这么读?
生:我喜欢读第一句,因为苹果是一个害羞的孩子,他有着胖乎乎的脸蛋,可爱极了。我是带着快乐的心情去朗读的,读出小胖子可爱的味道。
师:下面我们用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苹果/是太阳的孩子/它//是一个爱脸红的/小胖子”。
生:我喜欢读最后一句,我觉得这里的苹果就像“落花生”一样朴实无华,他不像喜鹊那样有了一点成绩四处张扬,生怕别人不知道。
师:大家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感受,你觉得同学们的感受有没有道理呢?
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诗,但我认为应读出调皮的味道,因为苹果这只小鸟,就像一个爱捉迷藏的孩子,他希望得到小朋友的关心和爱护,甚至和他做游戏。
生:我喜欢第二句,作者把苹果写成了富有生机、活力的小火炉,让我感到十分温暖。(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表演惟妙惟肖)
师:为什么作者可以给苹果命名为“小胖子、小火炉、小鸟”呢?
生:“小胖子、小火炉、小鸟”与苹果有相似的地方。
师:石头之所以命名为长城、宝玉、粉笔,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特点,一旦地点变了、时间变了,它的特点也就发生变化,有时就变成了另一种事物。苹果还是苹果,为什么又叫做小胖子、小火炉、小鸟呢?这是因为人把自己的感情移植到了苹果身上,移植的感情不同,给事物命名也就不一样。(板书:给事物命名的秘诀:抓特点,融感情。出示若干诗歌印证上面的结论,并让学生说说怎样理解这些“重新命名”?)
生:这首《照片》诗里,将爸爸、妈妈分别命名为“诗、弦、绿叶、大树”,而小女儿分别是两首诗中的标点、两根弦儿中的歌曲、两片绿叶中的红花、两棵大树上的果实。多么美妙的命名啊,我感受到了母子亲情、父子友爱。
生:在《摇篮》这首诗里,作者给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都命名“摇篮”,很有创意。蓝天给星星成长的空间,大海给鱼儿游戏的天堂,花园营造花朵温馨的环境,妈妈的手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她引导我们茁壮成长。
评析: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就意味着学生是有待成熟的人。作为不成熟的个体,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提供适合学生语言情境的“原型”,提供学生熟悉的言语和思维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世界去对照、去类推、去重组,从而达到自主创造的目的。教师对这个环节的处理有几点是值得借鉴的。其一,选择的学习材料富有生活情趣,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直接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多元反应,没有把教学过程变成机械兑现教案的过程;其三,在读书的方法上,注意把握学生感受的直接性和灵敏性的特点,及时要求学生一边探究一边展开想像的翅膀,以亢奋的心理状态心往神驰于新诗作品所创造的意境,敏捷地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和听觉形象,使学生初步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整个生活场景形象地呈现在眼前;其四,适当地给予学生以恰当的指导。
四、尝试创作,积淀诗语。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世界上的事物多姿多彩,变化无穷,但总逃离不了我们心灵的捕捉。“给事物重新命名”,就是让世界由我来命名。根据上面的方法,请给“石头、雨、雷”等你喜欢的事物重新命名。
生:我给“眼睛”命名为“天空”,因为“星星在我眼里,我的眼睛就是天空”。
生:我给“古井”命名为“母亲”,“古井是村民高尚品格的源泉,是哺育村民成长的共同母亲”。
生(黄天植):雨/云的女儿/欢笑着从天飘落/天姐姐的秀发/ 拂动着小河的流淌/大地挥发的汗珠/ 为树木添了一丝绿/雨是春姑娘给万物的奖赏/鼓励着生机盎然。
生(何逸成):石头/你是历尽沧桑的勇士/不管风吹雨打/一动不动/你是大地的日记/ 记载了千万年的历史/你是地球思考的结晶/见证了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生(林晓曼):秋天/秋天是一幅画/大雁是秋天的使者/丰收是秋天的心愿/落叶是秋天的蝴蝶/果实是秋天的彩灯/金灿是秋天的衣裳/我愿作秋天的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