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名著指导:小说阅读三昧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4-15 00:21:41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车子不用“好”而用“美”,通俗,人人可读,听之可解;“颤悠”重叠着用,正显示出弓子一弯一弯的那种弹性;三个“那么”连用,体现祥子拥有自己车子的开心。“非快跑,飞跑,不足以……”的口语化,都非常富有生气。
2、和其它小说不同,本书最有特色的句子无不透着油油的京味儿:
“当初咱倒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这句话没人能够驳倒,没人能把它解释开;那么,谁能拦着祥子不往低处去呢?!”
“ 要强”、“一丁点”都是活脱脱的北京词语;“有一丁点好处没有?”通常说作:“有没有一点好处?”但北京人就喜欢调个个儿,把“没有”放最后,还要在“一点”中间加上一个“丁”,突出好处太难找,这就是北京话特色。这样的语言既脱离了固定的套式,显得活泼,京味又非常突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能够理解,却未必能够表达。所以在学生在以例子开道,理解了特色之后,再把比较规范的评价性句子记下来,才能既积累表达技巧,又积累词汇,上考场才能不慌。
这种规范性的表达就是“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总结自己的感受,本文可以理解为一张网、一条线和一个例子。抓住这三个“一”,对名著中小说的阅读指导,当有一些帮助吧。

上一页  [1] [2]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名著指导:小说阅读三昧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