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计算教学心得
- ·下一篇论文:怎样让数学复习课真正“活起来”
浅谈如何实施小学英语有效课堂
浅谈如何实施小学英语有效课堂
小榄镇盛丰小学 黄炜棠
[小学,英语]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英语教师常借助丰富多样的活动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构建活动教学为中心,任务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似乎成为了小学英语课堂的追求。一些貌似遵循课改要求、实质偏离课改理念的教学行为应运而生,同时课堂上也呈现出了一些误区,致使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低效或无效现象。本文将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有效的课堂管理及教学设计三方面来谈谈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施。
[关键词]有效课堂 明确目标 课堂管理 教学设计
引 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那有效课堂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1. 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任何活动都应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2. 如果课堂管理不好,就会影响教师讲课,影响学生听课,也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3. 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每个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为目标服务,同时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和拓展性,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一个精准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定标”,即确定一组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导航。因此,我们在“定标”时,不仅要看到教材所显现的认知目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明确教材所隐含的能力(功能),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目标,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笔者在一次教学比赛中要求是以Friend with English Book4 Unit 9 的conversion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渗透情感教学。试教时,却把conversion作为新单词教学的引入内容,把教学目标误确定为单词、句型的教学目标,conversion只是一带而过。完全没有误解了教学目标,什么情感教学边都沾不上,实在很糟糕。新课标强调生成,呼唤生成的课堂。但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只要我们因势利导、点拨导航,巧妙解决“生成”,就不会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反而能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体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2有效的课堂管理是良好教学的保障
有效的英语课堂管理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对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起到保障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师要管理好课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小学英语课堂更显得难以管理。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上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常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有趣。这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小学生固有的年龄特点,常使课堂出现一些问题行为,教师如不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会使课堂秩序走向混乱的极端,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如果课堂管理不好,就会影响教师讲课,影响学生听课,也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有效的课堂管理十分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行为。
2.1热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热爱自己的学生、相信自己的学生,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但决不是放任自流),学生才会和你配合好课堂教学,使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教与学,这才是和谐健康的、有利于促进教学的课堂纪律。同时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要帮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有些英语课堂上,师生间是上下级关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课堂气氛紧张而缺乏活力。这些教师因为害怕影响课堂秩序,根本不给学生练习、表演的机会,只是重复一些枯燥的讲解、朗读或是让学生机械背诵,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学生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在一味实行“高压政策”的教师监督下必然难以调动起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的心理,进行集体纪律性和智力性的随堂评估,利用集体荣誉感教育每个学生,促进良性竞争的形成,保证课堂的良好活跃气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竞赛法,哪组表现最好就可以为所在组赢得五角星,回答问题也可以加五角星,最后教师要对赢得最多五角星的小组给以奖励。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持肯定的态度,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并且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
2.2 适当采用调控英语课堂的技巧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爱模仿,爱表现等特点,他们记忆力好,形象思维能力强,但自制力低,管不住自己,爱活动,坐不住,常常在课堂上发生一些行为问题。如,离开自己的坐位、转过身同后面的同学说话、开小差、自己玩玩具、打瞌睡等。要求他们在上课的40 分钟之内全程全神贯注,高度集中注意力是难以做到的事情。为了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更好的集中精神听、踊跃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教师利用以下的课堂调控技巧:1. 合理运用肢体语言。课堂管理的肢体语言理论认为,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有助于课堂秩序的建立。2. 要善于倾听。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在所有能让学生感到被接纳和重视的事件中,“倾听”最为重要。3. 恰当反馈与赞扬。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详尽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能。4. 正面诱导。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方式可分为有意负面诱导、无意负面诱导、无意正面诱导、有意正面诱导等四种类型。可是有些学生不吃这套,做出一些消极的、恶劣的行为,如戏弄同学、嘲讽老师、吵闹等明显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行为。那教师可以突然向捣乱的学生发问,让他(她)回答,可以及时制止捣乱行为;也可以停下讲课,用目光呢注视着违反纪律的同学,引起全班的注意,使那位同学感到压力,放弃其错误的行为等。在实施课堂管理时,作为教师除了灵活运用管理技巧之外,还应该注意有耐心,对学生有同情心,在课堂上采取积极的态度,不要过于看重自己,对学生所表现的问题行为要有宽容的心态来看待,要公平,不可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