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英语论文

为有源泉活水来——论45分钟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5-18 09:57:29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为有源泉活水来——论45分钟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南头初级中学 胡玉娟
中山市南头初级中学   胡玉娟

【内容摘要】所有课程改革都离不开课堂效率的提高。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却一直是个大难题。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自觉地受到考试,考点,课本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因此而受限制。开放性的英语课堂,不受这些思想的束缚,师生,生生之间产生的思想碰撞的火花,产生最大量的信息差,点然了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谓课堂的有效性就是在45分钟内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效率,产出越多,学生学得越多,效率越高,课堂的有效性越高。但是关于课堂45分钟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做法。
     误区一、考点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老师以考试知识点为中心,一切的教学活动围绕考试而展开。老师除了考试知识点,不会多讲任何其它的知识内容。
    误区二、教材就是圣旨的课堂教学。老师严格按照教科书的编排,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不对教学材料和资源进行任何整合。只要完成了教材内容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误区三、分数等于有效课堂教学。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但实际上,加班加点,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做法也会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以上三种课堂教学都是受限的课堂教学,是如同戴了枷锁的课堂,僵化,死板,毫无生机和活力。而真正有效的英语课堂一定是开放性的课堂。所谓开放的英语课堂,指的是不受限的英语课堂。如果说受限的英语课堂是一滩死水,那么,开放的英语课堂则是一汪活泉。课堂的有效性在于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进课堂,使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要形成开放性的课堂,要从师和生两个方面入手。
      一、老师思想的解放。思想决定行动。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如何。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要想提高45分钟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从各种束缚下解放出来。
1、一切为我所用:教材的处理
教师是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已流行了很多年。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在教教材。老师教教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观念问题,二是因为懒惰问题。从观念上讲,有的老师认为,教材上的东西都学不会,还用去学其他的?特别是乡村中学的老师更是觉得,学生基础太差,对于教材之外的任何拓展都是徒劳,都是多此一举。从老师的惰性上讲,老师教教材的好处就是,老师每天教学不用再动什么脑筋了。因为老师对教材非常熟悉,特别是进行了几个教学循环的老师,对教材的内容可以说是了如子掌了,有的老师甚至哪一句话在哪一页哪一行都知道了。拿着教材每天都进行重复性的劳动,老师的课前准备是非常轻松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任何教材,内容无论更新有快,都赶不上社会和生活的节奏。尤其是英语文章,早几年很流行的文章,现在可能早已过时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关注的内容是和目前的生活,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思想、风格等紧密相连的。如果教学被捆死在早已过时的教学内容上,老师就无法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没有兴趣参与的课堂,通常只是老师在唱独角戏,这样的课堂当然是低效的课堂。其实,英语只是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的工具而已。老师是帮助学生用英语这门工具去捕捉信息,了解生活,了解世界。有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一切流行的,时尚的英语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材。全国有名的生本育老师谢小春老师说,任何教材都具备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在课本上有的词汇和语法,在别的文章上也有,关键就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英语文章。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具体的生活,语言教学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英语课堂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更多地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进行教材的整合处理。
2、无心插柳:考试的处理
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应该是不见“考试”、“考点”的踪影。只有没有考试考点的束缚,老师关注的才是学生的发展。“我们爱诗、写诗、读诗,是因诗打动了我们,而不是因为掌握了欣赏诗的方法。”同样,学生学习英语,爱学英语,爱英语,是因为通过英语这门语言,捕捉到关于生活和世界的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不是因为掌握了考点而爱英语。郭思乐教授在他的生本教育随笔中写到,“在学习阶段就必须学习”。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把教学过程都变成备考。如我们种下一棵小树,我们只要遵行小树的成长规律,给予充足的阳光雨露,施一点的肥等,它就可以自己茁壮地成长,最后开花结果。开花结果是最后一个阶段的事,如果做好了前面的工作,最后一个阶段的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老师只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遵行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方法策略,学习态度情感的培养等上面,平时的教学看似和考试考点无关,而实际上最后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最终一定能在考试当中取得好的成绩。这又如煮饭的道理,只要火力够,时间够,饭一定会熟的。但在饭熟之前,如果老是担心饭熟不熟,老是想着饭熟的事,总忍不住揭开盖子去看一看,最后却弄得本可煮熟的饭成了夹生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才是45分钟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实质所在。
3、主宾互换:师生关系的处理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教育部,2002)提出: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以考试和教材为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通常是老师是主角,学生是听者。但是按照学习的规律,学习是老师不能代劳的事,学会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感悟。有了感悟,学生会运用所学,灵活地处理问题。否则稍有变化,则不知所措。比如,要教一个人学走路,一个大学教授从理论的角度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并从各个方面论证了先出哪只脚,但无论他讲得生动,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试一试,就算摔几跤,但最终学会了走路,而这不是教授的理论功劳。要想让学生自己会讲英语,撑握英语这门工具,最好的办法不是老题说得有多精彩,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尝试,亲自去说,“要让学生在做事中学会英语”,老师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帮助。“知识不是外在给予的,而是自己主动构建的。”(钟启泉,2007)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知道哪些是需要老师帮助的,学生会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生成有效课堂。常言道,能干的父母通常培养出不能干的孩子,因为父母把孩子应该做的事全做了。同样的道理,太“能干”的老师,把本应该学生干的事全干了,那学生肯定学不了东西。教师在做课堂设计时应牢记:学生是主动的“自我实践者”, 教师只是“方便学习的人”。(曹树真,2000)让学生当学习的主角,当课堂的主角,老师只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