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浅谈创建小学阶段书法特色教学的点滴体会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6-03 08:38:08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三)把握“时机”和“集字”相结合,架创作之桥梁。
朱熹说:“东坡笔力雄健,不能居人后,故其临帖,物色牝牡,不可以形似较量,而其英气逸韵,高视古人,未知其孰为先后也”。我们在临习时,学习古人是入乎古,高视古人是出乎古,能入是“临”,能出是“创”。一般地,对临和背临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其中背临是从临习到创作的重要阶段,从对临到背临有一个启迪方法就是集字,集字创作让学生不断地得到成功地过渡,为未来的创作架起重要的桥梁(如右图曹全碑集联)。
1、集字式创作有利提高学书兴趣。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在练习纸上重复临摹,不免感到枯燥乏味,时间长了学习热情自然会消退,对自己水平感到怀疑。因此,在到达一定基础时,进行完整的创作训练,使学生觉得自己已经可以书写作品,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增强自信,同时也感到自己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进一步提高热情,挖掘自身潜能。
2、集字式创作有利于提高书法创作水平。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途,然而如何才能临好?其关键是对原帖风格的理解,即理解用笔、结体、章法以及气势等,将这些特征都记于胸中来指导练字,则下笔有伸。但有时临摹数遍后,会感到“腻”,产生一种惰性,觉得自己已经临熟,或感到停滞不前,一旦去创作,又会觉得写起来离帖较远很不满意,因为当中缺少了背临这个阶段,因此,集字式创作能打破这种格局,这是因为把原帖中的字重新组合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未完全脱离原帖,临摹时,还要再回头去仔细琢磨字帖的笔画结构特征,既能提高兴趣,又能加深对原帖风格的理解。同时这也是今后通向创作的桥梁。
(四)以审美教育为重,挖掘潜能相结合。
当然,学校书法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提高他们审美能力的一种极好形式,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书法教学中也应该挖掘有利于教学的潜在因素。
1、挖掘德育因素,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向善向美。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大批名垂千古的书法大家,他们中有忧国忧民的清官,有刚正不阿的豪杰,有潇洒脱俗的高人,更有勤勉好学的贤士等,而中国历来的书法家极重视人格修养,有“人品高才能书品高”之谓,因此,其间更不乏极好的思想道德的教育素材,如果我们渗透于书法教学中,必然能震撼孩子的纯真的心灵,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收到极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之功效。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中国文学的创造、书体的演变这一发展过程中,感悟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明白只有高度想象力和高度创造力的民族才能浇开这棵独特的艺术之花,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2、挖掘书法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书法是一门表现美的艺术,它不仅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陶冶人的情操,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因此,在书法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书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美,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优秀的书法作品中体察提按、转折等用笔的美;刚柔、粗细等线条的美;浓淡、枯润等墨色的美;俯仰、向背等结构的美;疏密、穿插等章法的美。另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各家书体的美,如魏晋书法的奇逸开张,直到现代书法的异彩纷呈。从大篆的随意小篆的规正,从隶书的柔美到楷书的严谨,从行书的灵动到草书的狂放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因而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学习观赏和评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受到审美教育。
以“多重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少儿书法特色教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加强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因为这样能使少儿书法教育得到健康发展,也很好地继承了悠久的中国书法艺术与文化,使中国书法艺术长盛不衰。

总之,在寻求特色教育的今天,书法对素质教育促进作用极大,我们在小学阶段书法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尽快走出少儿书法教育的误区,加强宏观调控,全面提高书法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而形成更好的书法教育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书法这棵古老的参天大树不断开出艳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 胡传海.中国书法家讲坛 [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
[2]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3]刘小晴.书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0,(25)
[5] 常人.书法基础教育的重任仍在中小学[J].书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
[6] 刘宗超.中国书法现代创变理路之反思 [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7] 西中文.书法传统与现代论纲 [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8] 韩盼山.书法艺术教育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 郑晓华.翰逸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 李多伟.浅谈书法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C].黑龙江:青年文学家杂志社,2007(4)
[11] 赵家熹.书法艺术与书法教学 [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
[12] 黄若舟.中国书法教学[C].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9

上一页  [1] [2] [3]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