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改的几点思考论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6-26 08:36:41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小学语文教改的几点思考论文
中山市实验小学  何瑶玮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这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使得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许多新问题需要教师们去面对、去反思、去探索、去解决。
一、 当今小学语文教改中仍然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 “肆意”使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的配备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但是对多媒体资源的肆意使用,却是过犹不及的。多媒体资源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它的直观、快捷和动态性能给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带来许多好处。恰到好处地使用电教设备的确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维,启迪智慧。可是如果使用不当,诸如演示过滥以及那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装饰等,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害于学生的学习,太直观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的发挥,影响其发展。这个问题其实是共性的问题,不单是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注意,其他教师也应该引起重视。
(二)“刻板”的教学技巧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案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上只是按部就班的实施,多了些刻板,少了些灵活。课堂上分组学习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学习方式,它是实现合作学习的一种操作方法。但是,合作学习的组织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时间长度要合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有的教学内容或知识并不适合分组式学习,而老师为了课堂上气氛热烈而进行“盲目的分组学习”。再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常听到学生齐刷刷地高喊:“嗨!嗨!你真棒!”然后一阵有节奏的击掌:“啪,啪,啪啪啪!”一节课中可能会有很多次次。仔细考虑,这是不妥的,这样的评价只停留在表面,老师的评价应该是具体的、有做针对性的,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触动学生,才是有意义的评价。另外,教师常用的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都运用的很普遍了,这样使得课堂教学很没有生气,同学们的热情也很难提高。
(三)“务虚”的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来不得半点虚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务虚”主要体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教师不范读,不板书,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虚,还表现在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脱离文本进行教学,漫无边际,随意发挥,用集体讨论取代了学生个人言语实践活动,还美其名曰开拓延伸。更有些课,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由于课件使用不能做到适时、适度和有效,虽然一时间提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种务虚的教学过程会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快餐”式的教学内容
当下人们阅读越来越趋于功利了,这种大环境也影响着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之所以有些课语文味不浓,失落了语文本体,其深层原因是这些语文教学偏向教学形式的模仿,而轻文本的细研。教师本身对教材都不够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准确把握,怎能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呢?文本学习成了一种浅阅读,快餐式的阅读,无法深入文本体会蕴意,感受语言的魅力,也就没有了语文味,也就不能感受真正的人文,更不能实现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教改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一)刻意追求课堂气氛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确实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信息工具,但在本质上它只是一种辅助的认知手段和工具,必须为我所用,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课堂上有的老师热衷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直观地感受到课文中内容。因此每堂课必不可少的就是用多媒体来展示课堂的教学内容。如人教版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通过多媒体演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尽收学生眼底。可是,这样一来课上就显得多媒体使用过多,就呈现了很“滥”的景象。多媒体课堂:有的课成了一张张幻灯片的播放与讲解,一放到底;或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要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统一的认知与体验上去。
 (二)刻意的使用赞美教育
赞美教育肯定是好的,但是一味的使用也是不妥的。理念呼唤激励性评价语言,然而很多老师对“激励性”的“正面引导”理解很模糊,以至于滥用表扬,过度褒扬,容易使学生产生自我膨胀,严重时会使学生心态浮燥,以至容不得批评,经不起挫折。教师的评价游离在“好,很好,真棒”等之类简单、重复、没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听后往往没有什么心灵的触动,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但过分依赖于外在的权威评价,靠频繁的强化来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内在动机,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最终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发展的能力。
    (三)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理性的内涵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肯定的。但教学中教师分组是盲目的,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给学生分组。有的学生可能在小组中发表不了自己的观点,使当前的活动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唯活动是瞻”、“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种流于形式的活动往往是事倍功半。
 (四)教学方式有待与时俱进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运用以前的方式,由于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等都没有完全的掌握,运用中可能会盲目探究,过度探究,重探究的形式却无视探究的成效的探究学习,因此教师不敢运用。所以方法上过于少量。课堂教学多以讲授方式进行,课堂上只见“知识”不见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讲的是预先准备好的台词,教师作为知识的复制者、灌输者,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用一种浅阅读,快餐式的阅读,无法深入文本体会蕴意,感受语言的魅力,也就没有了语文味,也就不能感受真正的人文,更不能实现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