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4-20 00:05:47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中山一中 陈俊勇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本节课——“种子的萌发”是本章的开篇。其中“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重在训练学生对照实验的设计,“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重在训练学生抽样检测的方法。与2011初审版教材相比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关知识。可见,对照实验的设计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会这种方法也为物理、化学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照实验的设计和抽样检测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对照实验的设计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节教材对实践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抽样检测的方法,具备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分析设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2.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即对单一变量对照实验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如学生对种子的萌发有感性认识,不少学生在小学自然课种植过植物,部分农村学生对植物的种植也有所了解。
  2、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知识,如设置对照、科学探究过程等知识,在《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有所了解。
  3、初中学生讨论积极性高,参与性强,我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半个学期。
4、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逻辑思维欠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多采取小组合作探讨,教师提示的方法,完善探究方案设计,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目标要求较高,达到训练学生尝试设计试验的技能,使他们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况且种子的萌发需要时间,在一个课时里得出实验结论显然不可能。宜采用课外实验与课内讨论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能仅靠课上40分钟实现教学目标。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合理地提出假设,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实验设计。先由学生针对一个因素,提出实验材料、用具和实验设计的过程,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再设计多个因素的复杂实验,分析课本设置1、2、3、4号瓶的理由,使学生真正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课下完成实验,并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并做好记录;下周的这节课先由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再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根据教材提示,讨论《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课后学生完成该实验,趁热打铁,更好强化学生的探究热情。
课上要通过充分讨论、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最终掌握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主体活动
 
1、 课前播放《小雨沙沙》的儿歌,营造气氛。
2、 上课播放农民播种的视频,提供学生联想的基础。
学生思考:为什么小雨沙沙,种子要萌发?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我们这里冬天也可以播种呢?播种为什么要松土、浇水?
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习情趣。联想是人们认识事物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探究式教学常用方法之一
围绕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实验方案
围绕种子萌发提出假设
1、温故知新:引导学生联系《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思考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指导学生结合视频和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提出有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并提出假设。
 
3、引导学生对假设分析,筛选相对合
理的假设。
1、农民播种前后需要做哪些工作?(选种、翻土、浇水等)
 
2、结合资料分析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3.联系小学科学课或生活经历对假设分析筛选。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把收集的资料发布出来,让大家共享,真正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2、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情感参与学习活动。
针对单个因素设计实验方案
 
1、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设,让每组学生就一个因素选择实验材料、实验装置、设置实验。
2、教师给予提示:①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每组应当有多少粒?一粒行吗?②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条件?③对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交流,讨论分析,修正完善。
 
4、及时诊断:要求学生单独设计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方案(实验材料:小麦种子40粒、培养皿2个、黑布一块)
1、学习对照实验的概念,明白设计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2、分组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
 
3、参与交流、讨论分析各个实验方案,明白对照试验设计。
 
4、分小组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
 
5、指定学生展示诊断练习的设计方案。
1、体验设计实验方案的全过程,使学生感受科学是严谨的。
 
2、小组合作,互相帮助,体验协作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相互倾听,达成共识,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3、学会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学会合作交流,树立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4、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主体活动
围绕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实验方案
讨论分析多因素实验方案设计
 
1、教师按照对照实验的原理进行教材上实验方案分析。
 
2、各个小组展示多个因素一起研究实验设计方案。
 
3、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的实验观察记录表
 
1、分小组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
 
2、设计实验观察记录表。小组交流,选出较合理的记录表。
 
3、各个小组提前3-5天实施实验,并做好记录
1、展示整体实验方案,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的辨证思维。
2、实验观察记录表的设计,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的科学素养;同时为后面学习总结种子萌发过程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奠定基础。
展示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1、分小组汇报课下实验的完成情况。
 
2、说明“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学生选择的种子是不一样的:小麦、水稻、大豆、花生、玉米、菜籽等,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实验结果。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1、汇报并分析实验结果。
2、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实验现象。
 
3、分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水稻在水多的条件下也萌发了。
 
4、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并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围绕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探究活动
1、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假如环境条件都具备了,所有的种子都可以萌发吗?
2、结合实例或生活小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种子萌发,除满足环境条件,还需满足自身条件。(如“手捧空花盆孩子”的故事)
3、假如让你设计一组对照实验,你该如何设计?
 
1、实验中2号瓶的种子都萌发了吗?为什么?
 
2、 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3、相互交流实验方案。
1、问题导入,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
 
 
围绕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如何抽样:农民买回一袋种子如何测发芽率?能否用3~5粒种子或把一袋种子都用上?或挑几粒大的种子?②什么叫抽样检测?
2、介绍计算种子的发芽率的方法。
 
学生通过答问,理解抽样检测的概念,并总结出抽样检测的关键是随机抽样。
 
指导学法。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主体活动
种子萌发的过程
1、播放种子萌发的视频或动画。
 
2、指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观察录。
 
3、引导学生思考:一颗小小的种子如何能发育成幼苗呢?
1、通过观察、分析小结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2、种子发育成幼苗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1、启发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大胆创新和勇于实践。
2、从宏观到微观,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课堂
小结
组织学生发言,了解学生本节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等)。
自我小结本节你学会了什么?(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这顶种子发芽率、设计对照试验等)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并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课后拓展
探究活动:1、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有必要重复测定取平均值吗?
3、 自己发豆芽。
 
1、根据教师提示,选择自己能够找到的合适材料用具,制定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2、以小组为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形成探究计划,共同实施。
1、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技能。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