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

2018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3-06 14:36:03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2)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开并拼成一个长方形。 
(3)用一个梯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 
(4)用一个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 
5、用七巧板拼一拼,拼成大小不同的梯形,边拼边分别指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 
 
找规律 
教学内容:p.50、51 
教学重点:探索用乘法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找规律,想想以前学过的找规律都说了些什么呢? 
(间隔问题,举例:锯木头、上楼梯、种数等 
周期问题,举例:算星期几、第几个的颜色等) 
这节课我们学习找规律中的“搭配问题” 
二、认识并解决“搭配问题” 
1、穿衣服的搭配问题: 
有的女孩子特别爱漂亮,每天总想穿出新花样,总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多。 
找一个学生问一问:你这个季节的上衣有几件?裤子呢? 
大家一起帮她算一算,每天的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交流:(1)画图(图略),用连线的方法来表达。 
(2)根据图帮助理解:比如5件上衣,6条裤子 
每件上衣有6种搭配的可能性,5件上衣就是5个6。 
或先考虑裤子,每条裤子有5种搭配方法,6条裤子就有6个5种 
小结:不管是从上衣开始考虑还是从裤子开始考虑,其结果都是一样的:5×6=30(种) 
“5件上衣和6条裤子”裤子竟然会有30种不同的搭配,看来衣服是不少了,只要我们合理搭配就行。 
2、语文、数学老师的搭配问题: 
每年新学期开始,校长都会考虑语文数学老师的搭配问题,每个年级安排6个语文老师,3个数学老师,那具体的一个班级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有3种不同的搭配,那6个语文老师就有6×3=18(种) 
(或从数学老师开始考虑) 
3、男、女同桌的搭配: 
如果不考虑身高、视力等因素,就单纯的考虑这张桌子上安排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你说有多少种不同的人选呢? 
(本班25个男生,25个女生) 
估计学生会选择算的方法:25×25=625(简单介绍这道题的简便算法) 
问:这题有没有学生也会选择用画图的方法呢?为什么? 
(数据多了,还是用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4、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还有很多,大家来交流,并把它编成数学问题再解决。 
(略) 
5、刚才大家列举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系的两个物品的搭配,其实像这样的走路问题也用到了今天学的知识。 
画图:(图略)(1)分两段,每段都有2条路;让学生或者可以从图上数一数,或者可以列式算一算 
(2)再添上一段,其中也有2条路;让学生继续解决。还可以在某一段再添上一条路或几条路,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方法的优越性。 
三、学生阅读书: 
学生阅读书上的第50、51页,把例题中的问题和同桌议一议。 
讨论:画图方法和计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四、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第1题)学生读题后自己完成 
2、(第2题)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有三个问题,要一个一个地表达清楚,包括算式和“答” 
3、布置课后思考: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还有很多,除了课上讲的这些,每位学生最好再能找一两样准备下节课交流。
 
找规律(2)
教学内容:p.52、53
教学简析: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例题先通过3个小朋友照相的情境,提出“3人排成一拍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拍法”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愿望;接这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交流,对问题隐含的规律获得初步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用字母分别表示3位小朋友,把每一种排法列举出来,进一步明确认识其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哟内数学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所有方案,探索排列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请3名学生排成一排,站在讲台前。
问:观察他们排的位置,说说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先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1)可能会有学生受上一节的影响,用算式3×3=9(种)
指名分析该算式的意思:某个学生分别可以排在第一、第二、第三三个位置,每个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三种位置,那就是有9种。
质疑:这样想对吗?为什么?(重复了)
把第2个同学排在第一,发现了重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