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

2018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3-06 14:36:03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认识容量和升(2) 
教学内容:p.13、14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口算本上的校对工作,检查学生的口算完成情况。
二、交流检查学生昨天回家的实践作业: 
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个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较小的容器) 
1个电饭煲是2升多,1个大油桶是5升,一个水池30升,一个脸盆5升……(较大的容器)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划该容器的大小;(2)继续补充 
三、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比如:煲的1/2,锅的差不多,脸盆的1/5 
可继续让学生估一估,整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2、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这里的4张图,可以让学生先挑一个最有把握的说,并说清楚理由。 
再以此为参照,进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进行,但都要学生充分说理,不能是简单的凭感觉。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略
 
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p.15~17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毫升的认识以及升与毫升的进率。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容量含义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容量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学会容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准备:滴管、量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随学生回答板书:毫升 
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二、认识1毫升 
1、取量筒,介绍:这个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现在我们要用它和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可以先用滴管滴5毫升,再除以5就得到了1毫升的滴数。) 
实验:大约要205滴才是5毫升 
算:205÷5=21(滴) 
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1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3、介绍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 
有时我们生病了,要喝一些药水,(取一药水瓶)读: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问:我没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这15~20毫升药水呢? 
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 
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 
三、看书并认识看刻度 
学生独立看书,看完后交流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如: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回答书上的提问:21滴水大约是1毫升 
看量杯上的刻度时,要看贴着刻度的水面高度,不能看水面中间,因为这个图是立体的。 
升是比较大的容量单位,1升=1000毫升。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回家练习:用刚才认识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3、说说下面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请学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个的时候指名说说列式理由。 
4、填空: 
4升=(     )毫升              2000毫升=(     )升 
9升=(     )毫升              5000毫升=(     )升 
5、倒出100ml 饮料,数一数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先交流:做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喝?然后多请几个学生自然地喝这100ml水。算一算。(我自己:4口;100÷4=50ml) 
五、全课小结: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美妙的“杯琴” 
教学内容:p.20、21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安排“编编唱唱”,让学生选择一组杯子,合理调整各个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发出不同的音,制成一个“杯琴”;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