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政治论文

以“导学案”为载体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5-12 11:41:29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以“导学案”为载体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苏军伟
摘要: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思考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必须去探究解决问题的出路。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本人认为以“导学案”为载体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是可行的,并从“导学案”的具体内容结构来论述提高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可行性。
关键词:导学案;有效教学;思想政治课
我们现在农村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但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或者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是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首先面对的问题,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变辛苦的教学为有效的教学,变痛苦的学习为轻松的学习呢?我校在“课改”中提倡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这种背景下,本人认为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与“导学案”结构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可行性。
一、有效教学的界定 
什么是有效教学? 大多数人从经济角度看,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发展。或者认为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从时间看可分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教学过多关注学生当下的发展,而忽略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也忽略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关注。我们不敢提出“一切为了教师”这样的改革,但目前这种“一切为了学生”的有效教学取向使得教师作为人的自身需要与欲望、追求,教师的自身的梦想与欢乐成为社会不关注的“荒地”。一个有效教学必须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也要关注学生长远发展,同时还要关注教师的发展。
所以“有效教学”应是教师和学生生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条件下与人的发展需求条件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师和学生个体)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的教学活动。简单来讲,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二、思想政治课“导学案”内容结构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是指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主体思想的要求,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以“导学案”上设置的相关内容为导向自主建构知识内容;在课堂上,师生以“导学案”为载体共同探究并巩固反思的一种教学方式。根据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与教学实际,确定思想政治课“导学案”分为三大部分,即“课前导学、课堂助学和巩固与反思”。
第一,“课前导学”部分。首先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提出教学目标、指明学习的重难点。其次是生“自主预习,设疑质疑”环节。在此环节先介绍学法指导;然后设置具有内在逻辑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求知欲、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或相关情境,学生带着问题或在情境体验中去建构知识网络,用自己的话去总结归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诊断练习,最后从感悟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收集自己或合作小组未能解决问题以待在课堂进一步讨论解决。
第二,“课堂助学”部分。首先是“预习交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我建构的知识网络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得出比较恰当的知识网络图。其次是“解疑释疑”环节,集中学生提出的具有典型的问题让大家讨论加以解决。最后对本课堂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性归纳总结。
第三,“巩固反思”部分。先是分层设置有针对性而且有一定层次的训练题,让学生在训练中进一步巩固知识,总结归纳相应的方法;然后进行教学双方的反思总结,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总结中进一步提高。
三、以“导学案”为载体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可行性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与不断改进,思想政治课“导学案”形式和内容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适当的模式。在我校“课改”实践中,本人认为以“导学案”为载体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以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具体结构内容来论述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可行性。
(一)“课前导学”设计与有效教学
在“课前导学”部分,首先是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提出教学目标、指明学习的重难点,这有利于教学有针对性、有层次地进行,也是提高有效性的依据。教学的有效也就相对于教学目标而言,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带着问题学习,有目的学习,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此环节中,教师对知识整体的科学把握既是教师专业提升的一个要求也是一个发展平台。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去教学,也就减少了教师和学生的无用“成本”投入,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途径之一。
其次是在“自主预习,设疑质疑”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推荐有效学习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的保障。学生在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教师在课堂的“苦口婆心”的无畏“投入”。这也是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整合。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学生然后在设置的相关问题或情境体验中去建构知识网络,用自己的话去总结归纳知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根据这一理念设置相关的情景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这不只是停留在对学生当前发展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关注。同时学生在问题或情景中用自己的话去总结归纳知识网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更能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这是对三维目标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