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浅谈一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
- ·下一篇论文:小学第一阶段语文阅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活”起来
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活”起来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李春利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小学低年段所锻炼的也不外乎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何做到流利的表达,首先要教会孩子阅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教学,而一节有效的阅读教学的课堂怎么能离开活跃的课堂气氛呢?
一、 精心的导入是“活”的首要环节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要想教学顺利进行就要首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就会使他们很快的进入到角色中。精心的导入不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打开学生的思路,为下面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例如:我在执教《两只鸟蛋》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李老师要带大家到森林里去看看!快,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我们和谐号列车出发啦!(学生都很期待,眼睛闭得紧紧的)呼——,到了,你们看,这里许许多多参天的大树,(出示森林图片)还有各种各样的鸟!(出示众鸟纷飞、鸣叫图片)它们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生活、繁衍,瞧!这就是他们的蛋宝宝(出示鸟蛋图片),今天森林里的一棵大树带着两只蛋宝宝来到我们班(贴出大树),想和认真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交朋友。你们愿意吗?这时学生的眼里是充满惊奇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也活跃了起来。(出示四只小鸟,分别贴在对应的小组)他们都希望在你们的帮助下尽快在这棵大树上安家。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讲述一名少先队员和两只鸟蛋之间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诗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的教学就顺利很多,激发了孩子们的读书热情。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通过童趣的设计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从而达到有效的目的。
二、 教具和多媒体的利用是使阅读教学“活”起来的重要因素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多媒体等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
课堂上每个突发的状况都能迅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教具,不断的给予刺激,让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认真的听课,并利用教具等手段让孩子参与其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快乐,正所谓;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荷叶圆圆》这一课的时候,我做了小青蛙、小蜻蜓等头饰,并提前让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头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边学边表演,不但很快就把文章内容理解了,而且课上就能把课文背诵下来,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时候,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文章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看到生动的动画,孩子们纷纷提出问题:“为什么它的尾巴会长出来呢?”“……”它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传统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这时,教师就以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寻找答案。然后,学生带着探究性问题津津有味地读起课文来。
教具和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使我的阅读教学的课堂充满欢笑,有效而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 有效的提问是内在动力
要使课堂活跃起来,就要全员参与,如何才能做到呢?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有参与的兴趣。其次,提问要有目的性,有效提问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要有目的。是要与课文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如,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能达成教学目标,能否突破重难点,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更多的思维火花!
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阅读教学活跃的精髓
学习是一种“渐入佳境”的过程,当你真正钻进去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它的乐趣。而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孩子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孩子愉快地去求知,乐而不倦地钻研。因此强化孩子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是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态度的有效余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反之要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个与众不同的存在,教师要善于不断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这里出发,循循善诱,总有使他感兴趣的东西,从而激励孩子,把身上的潜能挖掘出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有的孩子爱表演,我就在学过《王二小》之后,组织同学们来个课本剧的表演,同学们积极相应,几乎全员参加,为了能使自己尽快的进入到角色中来,他们上课的时候更认真了,并能主动分析人物的心理,看相关的资料,或者回家的时候看电影……变被动为主动,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些孩子自己发动家长为他们准备道具,最后还在班级亲子活动的时候表演给家长们看,获得了一致好评!
“我要学”使他们的学习非常轻松而且充满欢乐,我们只要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开讲情境,给学生制造饥渴感,是唤起求知欲,激起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课堂上,教师要把爱心、微笑、激励感受给学生,营造一种配合、民主、愉悦的氛围,变苦学为乐学、趣学。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和睦气氛,和谐学习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不断的创新,让孩子们感觉到新鲜,才会使课堂真的活起来,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中进行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他们了解社会、感受生活、表达情感、与人沟通的良好渠道。
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活”起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