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政治论文

课堂就是生活中的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7-08 09:55:32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课堂就是生活中的书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应如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让孩子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以此明白做人的道理,因为德来自于生活,生活中也必定有道德。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中,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我经常在思考,如果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能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特殊的生活世界,我们的教学实例真正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这样的课堂效果肯定非同一般。本学期,我尝试了走出课本,走进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取材。
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张扬个性。孩子总有独特的想法,他们的那些在成人眼里的“错误”,总有自己的想法和动机,我们作为育人者一定要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我新接的五(2)班孩子在纪律、学习上比较自觉,但他们的集体观念不强,做任何事情只考虑到自己,我每次在班上批评他们时,他们就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令我每次都大发雷霆,最后不欢而散。后来想想这样下去也不行,于是我先利用课外时间和一些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得知他们的想法其实与我们大人的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取代了他们。收集好资料以后,我利用《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这一课展开教育,在讲到焦裕禄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明知道自己到了肝癌后期,却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时,同学们都感动了,有些孩子站起来说焦裕禄真傻。趁此机会,我抛给孩子们一个探讨的问题:同学们,焦裕禄傻吗?立刻教室里沸腾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的见解:他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是傻的,生命多么宝贵呀!可他放弃了,可是他对待人民是伟大的,他心系人民,做任何事情都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听到孩子们这样说,我知道时机成熟了,紧问:同学们,假如我们班也出现像焦裕禄那样的人,你说我们班会怎样呢?这一问题可谓是一投石激起千层浪,此时的孩子们不禁联系自己的行为,都很感叹:是啊!假如我们班级的同学也都像焦裕禄那样,我们班级还会被扣分吗?老师还会为了集体的事生气吗?
上完课后,学生的表现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班级出现了互帮互助的现象,看到这里,我欣慰了,同学们的变化正是我要的教育效果。可是小孩子的心理特征是不稳定的,孩子们这种感动的情绪能维持多久呢?也许几天后孩子们就会把焦裕禄这个只为他人着想的好书记忘记,也许他们还会回到以前那样。为了进一步巩固孩子们这种集体情绪,我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就在我手足无措的时候,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人在沙漠上看到一口井,井里有抽水机,抽水机旁边有一瓶水,瓶上有一张纸条写道:你必须用这瓶水灌进去才能抽到水,你走时记得要把这瓶子再装满水。这个人犹豫了,如果把这瓶水倒进抽水机还是抽不到水的话,那自己就会渴死在这里,假如把这瓶水带走,就可以保证走出这茫茫的沙漠。我觉得这个故事对我继续教育孩子们有很大的帮助,于是我利用品社课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当我讲到这里时,我停了下来,问他们:孩子们,假如你就是那个人,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做?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议论纷纷,最后发展到辩论赛的形式进行讨论。正方认为不应该拿走那瓶水那么自私,如果有奇迹出现的话,还可以帮到后面迷失方向的人,即使没有奇迹出现也没关系,因为自己这样做是为别人着想;反方则认为生命是可贵的,不能错过保命的机会,假如抽不到水的话,那自己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生命。孩子们争论得非常激烈,最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偏向正方,趁此机会,我把故事的结果告诉了孩子们:这人最后选择把瓶子的水倒向抽水机,奇迹出现了,水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他不但喝到了水,而且还把瓶子装满,并且在纸条上加了这句话:相信我,真的有奇迹,在获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孩子们被感染了,他们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于是,我们班的卫生区不再扣分了,值日生变得很自觉;辅导学困生不用老师了,孩子们自己分工合作……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实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我觉得应选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启发、诱导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并且在身心留有深刻的影响。
从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学生自控能力差,缺乏真正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品社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教与学,更要抓住生活中的教育教学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的言行,使他们既是对自己言行进行评价,及时自我调节,又能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中,从而有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压抑自己。如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刚开学不久,我发现我们班级有很多的不良现象:不善于和人交流,对班干部有很多意见,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的生活,不懂得生活的艰辛等等。我紧抓集体中这些不良的现象,结合《在集体中成长》,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收效很大,孩子们从别人的心里话中明白了班级的不良现象,并决心改过。紧接着,我又安排了“选举班干部”这一活动,让孩子们重新真真正正地进行一次自己选举班委会的活动,我只对选举程序做说明和解释,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让他们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最后还是选到原来的班干部,这一活动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此时本来对班干部有意见的孩子无话可说,他们心服口服了。
纵观《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我觉得这就是活生生的一本生活的书,而老师就是书的编导者,孩子们从这本“书”中悟人生之理,懂社会之道。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课堂就是生活中的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