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2012届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写作复习2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21 14:23:16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患有眼疾,在岭南大学上课时着夏布长衫,精心备课,倾心讲学,从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教学。正是陈寅恪的成熟之姿,让他始终在校内享誉美名。那身夏布长衫,那声声教诲,承载着他高尚人格与长者气度,他以谦和成熟的姿态,永远伫立学子心中。
真正成熟的成功者,早已将他们内心的那份高傲与张扬埋藏于探索追求的艰辛中,那份将自己托举于高峰的骄然已流入汗水,剩下的却是谦和之姿。回眸成功路上的人们,他们如成熟的麦穗般将自己的辉煌归功于脚下的土壤。而今天,又有多少人能许以自己成熟的姿态。留学美国获取哈佛三大博士学位却无法放低自己而精神分裂的邓琳,目空一切自诩大师却满口伪科学的李一,无不昭示着自我的浅薄……
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只有将自己放低,心怀感激,才能成长为成熟的成功者,拥有自己人生的繁花似锦。
别忘记巴金“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别忘记狄更斯“我的国家,我的社会成就了我”,成熟者永远向着世人展现无须声张的微笑,留给世界一个伏案的背影,一尊成熟的姿态。
9.(湖北)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字。(60分)
【提示】本题看似命题作文,限制了具体写作对象,但没有规限立意方向,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本题可以从虚实两个方面立意:“实”的方面,既可以写某天整理书柜发现自己求学某个阶段的某本书,以及围绕某本书展开回忆;也可以是家中某本“旧书”,以及背后的历史。“虚”的方面,将“旧书”虚化成古代历史文化,以及由此引伸出“传承与创新”等话题。
10.(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考点】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解析】
  “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原点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正是这司空见惯的原点才给了我们思考的无限空间,越熟视越可能会无睹,而“回到原点”正是将我们的视线从好高骛远的“天边”拉回到脚踏实地的“眼前”。
一、审题方面:
①“回”,既然是“回”,那就意味着已经“走远”甚或是“走偏”,当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时,我们发现已经丢失太多,我们需要找到原点,重新出发,“回”是动作,也是过程。
②“原点”,原点是最初的地方,我们从那里向四面八方出发,走得再远,轨迹的这头也连着它,我们不能挣脱的是原点,我们不能忘记的也是原点。原点是起跑线,是一页没有开始书写的白纸,原点里有无限的可能。如果山穷水尽无前路可走,我们或许可以尝试退回到原点,重新开始一段旅程。
二、立意方面:
①向原点出发,回到原点,让生命变得更加纯粹。
②回到原点,从原点出发,让生命变得分外精彩。
三、组织材料
1、论述类文体主打名人:
①向原点出发,回到原点,让生命变得纯粹:苏轼东坡垦荒,陶潜归园田居等。
②回到原点,从原点出发,让生命变得精彩:屈原九死未悔,孔丘退身办学等。
2、文学类文体主打自己:
①向原点出发,回到原点,让生命变得纯粹: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很多次的艳羡与妒忌,它们啃噬着自己的斗志与灵魂,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我们回到什么样的原点?原点就是承认别人,肯定自己。
②回到原点,从原点出发,让生命变得精彩:同样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会有很多次的成功,可是如果每一次成功是最后一次,那么就不会有下一次的成功。我们可以说,最好的表现是“下一次”,如何再攀新高?是将油门踩到底,还是先复位,休整一下再上路?无疑的是后者有更多持续发展的可能,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冲劲来为未来打拼。
三、常见误区警示
①将命题当话题处理,另作标题。
②文体不清,混淆议论文与记叙文的界限。 10.(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骚包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提示】本则材料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048期的《十年影响力人物特刊》,原文标题为《袁隆平:到了100岁,我还是想在田里》。根据文意,袁隆平曾经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引导中国人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现在他虽然年已八旬,仍旧保持着对稻田的热爱,甘于寂寞,潜心科研,努力完成两大心愿:一是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据此,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材料中某些词句,如“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是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一心愿的形象说法;“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象征着袁隆平希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一方面为世界人民造福,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价值,和国人共享这一伟大成果。所以,读过此文,或着近几年阅读过有关袁隆平的报道和文章的考生这一次将文思泉涌,这再一次凸显了福建高考语文的课外阅读导向。
  不过,如果对袁隆平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思想政治、生物或地理课本里的知识上,那也不必气馁,因为这道作文的角度还是多元的,如理想与现实;平凡与伟大;转变就业、择业观念;从职业到事业;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苦中作乐;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学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务实而精彩,等等。只要是从材料出发,只要能自圆其说,都能各得其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写作复习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