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第24课 《出师表》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8-02 08:36:42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4课 《出师表》教学设计
沙溪镇沙溪初级中学 缪依娜
一、设计思想
    《出师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本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懂文言词语的含义,积累文言字词知识,疏通文意。同时注意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课文、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本文作者诸葛亮的事迹广为流传,学生对他也是有一定的了解,很容易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方言常识等都有一定的基础, 虽然此文篇幅较长,又有较多古今异义、一字多义等现象,但文意疏理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一般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就能解决,所以这方面无需讲太多,而应把自学的能动性还给学生。 另一方面,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时代意义,引导他们去传承和发扬是本文的一个拓展。
二、教材分析
《出师表》其文精湛,其言赅要恳切,分析国事和处理意见奏对明确,体现了诸葛亮的文韬武略、耿耿忠心。南宋大诗人陆游曾经在《感状》中赞叹“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本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文章以实情、实理、实事和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这一篇议论性的表文。它蕴藏丰富,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三、学情分析
本文作者诸葛亮的事迹广为流传,学生对他也是有一定的了解,很容易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方言常识等都有一定的基础, 虽然此文篇幅较长,又有较多古今异义、一字多义等现象,但文意疏理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一般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就能解决,所以这方面无需讲太多,而应把自学的能动性还给学生。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分析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能分析课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理解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能力目标:能够自读本文,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和以直译的方式翻译全文,会背诵全文。
情感目标: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五、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
2、能分析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难点: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六、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法:通过自行解决字词、句子的翻译,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研讨点拨法: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究,解惑。 指导学生在学习思考,在思考中发现,
 3、拓展欣赏法: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探究赏析。
七、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能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和“表”这种文体的基本知识. 2、完成“学生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多媒体、袖珍话筒。
八、教学过程

出师表(第1课时)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导入:
师:“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同学们,这是诗人杜甫赞颂诸葛亮的名篇,诸葛亮以其超人的智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景仰和怀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出师表》共同感受这位古代圣贤的赤胆忠心……
(板书:出师表   诸葛亮)
 
学生背诵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二、简介作者
师:谁在预习时收集到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本文写作背景、“表”的介绍?
教师明确识记点:
〖识记点〗
1.关于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
2.关于背景材料:恳切劝谏,在出师北伐前上书刘禅,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3.关于“表”: 表是古代文体的名称,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学生汇报预习成果,老师补充。
 
 
学生划(记录)识记点
三、诵读课文
(一)听读
(二)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你一定会比录音读得还好。
(三)师:请代表范读
(四)师:点评朗读
1、强调如下几个字词的读音:
妄自菲( fěi ) 薄( bó )
陟( zhì )罚臧( zāng)否( pǐ )
夙( sù)夜忧叹咨诹( zōu
以遗陛下( wèi)斟( zhēn)酌(zhuó)
 2、点评节奏、语气等
四、疏通文意
 
1、检验“学生学案”的第一部分“基础”
 
2、学法指导
 
师:译法口诀 : 文言翻译有诀窍,
变单为双是法宝,
调换语序译通顺,
适当加减译得好。
 
3、师:明确识记点
〖识记点〗:课文注释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字.
 
五、理清文章结构  
师: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学生听录音范读
学生自由读。
 
学生代表朗读。
 
学生做标识
 
    
 
 
 
 
 
学生前后四人一小组,借助课文注释、资料翻译全文,疏通文意思(8分钟)
 
学生提出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惑(5分钟)
 
 
 
学生做标识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五、课堂小结
1、中心:
这篇表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2、写作特点
〖学法指导〗:通过文章思路的分析理解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1)这篇表文发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表中的抒情和叙事都是因事而发,同时抒情和记叙又转过来加重了议论的分量,有强大的说服力。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3)语言是臣子的身份,又是长辈的口吻。
 
 
 
学生积极思考。
师生共同解答、归纳。
七、布置作业:
落实背诵翻译.
 
第二课时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课前小测:
1、全班背诵.
2、抽背个别学生个别段落
3、动笔:翻译下列句子
 
 
学生积极做题
二、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1---5自然段.
1、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请从文中找出依据。设身处地地想想诸葛亮分析形势想起到什么作用? 
  2、本段中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提出的建议分别是什么?请找出有关句子读读。你可以想到提三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吗? 
3、你认为三建议中哪条建议是重要?你的理由是什么?
4、文章是如何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的?
5、你知道诸葛亮为后主推荐了哪些人吗?请列出来.这些人的特点是什么?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你认为诸葛亮推荐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
 
〖分层探究〗以上问题没有下划线的为必答题,划下划线的为可选择性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请你找找文中依据,结合后主的作为和诸葛亮的担忧想想,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师:总结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归纳得出答案: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目的:希望后主能继承先帝遗志,使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心实现,以振兴蜀汉。
3、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言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陛下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4、文章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正反的历史事实为对比,再以先帝叹惜痛恨恒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远佞。
5、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二)〖问题探究〗:6---9自然段.
1、回忆哪三件往事?诸葛亮叙述自己的经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朗读第6段,说说你看出诸葛亮为人如何?请找出你看法的依据。
3、细读第七段,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师北伐的理由.目标.
4、文中有个句子概括了作者的感情,你能找出来吗?
 
教师点拨:请你找找文中依据,结合诸葛亮回忆的几件事想想,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教师小结:
     6—9段的作用在于说明此次出师伐魏乃秉承先帝遗志、事在必行之举,同时也是“我”竭尽忠诚,责无旁贷的职分,同时暗寓后主也应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总结与巩固练习
1、布置习题:做“学生学案”第二部分:理解
2、点评习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出师表》试卷1张
 
学生积极思考,找出答案:
1、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诸葛亮叙述自己的经历,一是表达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 二是以先帝和自己创业艰辛的经历勉励后主发奋图强.   三是表明北定中原的决心。
2、淡泊名利、品格高远,一旦入世,就对主人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后人评价: 杜甫在《蜀相》中赞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称赞: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学生做“学生学案”第二部分:理解
 
3课时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课前小测:(原文默写)
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                      
 2、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                   
 
二、探究活动
〖综合探究〗:综观全文分析
1、你是如何看待诸葛亮的?请选择一个角度谈,如他与刘备的关系;他与刘禅的关系;表中的深厚感情;历史现实中的诸葛亮与传说中的诸葛亮等,各抒已见,相信你一定有创新的看法.
2、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重读《出师表》与《隆中对》,试比较两文的异同点。
 
〖教师点拨〗
请你结合句子中的“恶小”“善小”分析,再结合我们的生活,你一定能分析出道理来.
 
三、总结归纳:
1、巩固练习
2、积累文中的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3、全文主旨:以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决心和对先帝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四、情感教育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五、课外知识拓展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对诸葛亮的惋叹。你还知道跟诸葛亮或《出师表》相关的诗文名句?试写出一二句。
2、写出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六、观看视频、能力拓展(特色作业)
〖分层作业〗
供能力一般的学生:
1、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供能力强的学生:
2请仿照《不朽的失眠》改写《出师表》,设想诸葛亮写此表的情景心情。(学生作品附后面)
 
学生答题
 
 
 
1、学生积极思考后,各抒己见。
 
 
 
学生归纳答案:
2、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体会:今天,我们仍要坚持以德服人。生活中对于小的缺点或恶劣的坏事要防微杜渐,因为小错不改,慢慢会变成一种恶习,而不断的积累善行,却可以铸造成优秀的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
3、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做习题、归纳
 
 
 
 
 
 
 
 
 
 
 
 
 
 
 
 
 
 
 
 
 
学生选做题目
结束语:  诸葛亮用心血以大智与大忠共同铸成了一曲千古绝唱《出师表》,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在天地间回荡,在我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痕。在新的时代里,这份责任,这份担当是我们所要传承的,希望同学们踏着前人的足迹,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第24课 《出师表》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