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

名著《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6-03 08:59:29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名著《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课题
名著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解题方法指导
文体
小说
执教者
丘细香
适用年级
八年级
 
 
 
知识
目标
1. 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基本内容,能根据要求简述关键事件;
2. 欣赏《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3. 能结合作品内容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在遇到逆境时,沉着冷静、勇敢面对、坚毅顽强、辩证的看待弊与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刻画。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作品的主题,掌握名著学习的方法,培养名著鉴赏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分层教学法
教具运用
多媒体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学 生
1、学生阅读名著《鲁滨孙漂流记》。
2、精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导读文字和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重要情节。精读可用旁批法、摘录法,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作一番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3、完成导读提纲。
教 师
 
1、教师自己阅读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写好读书笔记。
2、教师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
3、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同学们,读原著,熟悉情节、人物形象、思想主题、艺术特色等是做好名著阅读题的前提,但要使得分率高,少不了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先来了解一下广东2011年中考原题,及考生失分原因。
二、出示广东2011年中考原题。
由于缺乏适当的工具,一切工作进行得特别吃力。我花了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时间,才把我的小木栅或围墙建筑好。
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何况筑完围墙,又有什么其他工作可做呢?至少我一时还没有想到要做其他什么事情,无非是在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而已。这是我每天多多少少都要做的一件事。
我开始认真地考虑自己所处的境遇和环境,并把每天的经历用笔详细地记录下来。我把当前的祸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较,以使自己知足安命。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把我的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
祸与害:
我流落荒岛,摆脱困境已属无望。
唯我独存,孤苦伶仃,困苦万状。
我与世隔绝,仿佛是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
我没有人可以交谈,也没有人能解救我。
福与利:
唯我独生,船上同伴皆葬身海底。
在全体船员中,我独免一死;
上帝既然以其神力救我一命,也必然会救我脱离目前的困境。
小岛虽荒凉,但我尚有粮食,不至饿死。(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有删改)
17、鲁滨孙在荒岛上为了生存还做了其他事情,请联系全书的其他内容,选择你知道的两件事情简要概括出来。(6分)
18、从鲁滨孙所列的“账单”中,你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4分)
三、教师点拨考题要点及参考答案。
17.根据选文,“我”对荒岛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到惬意?如何看待这种“惬意”?
考点:概括名著的主要情节和揣摩名著人物情感。
问题分析:本题有两个问题,一问是“根据选文内容,‘我’对荒岛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到惬意?”考查概括情节的能力;另一问是“如何看待这种惬意”,这一问是考查考生根据选文内容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
答案要点:
第一问可从选文里概括,答案要点主要是作者对他的房子、宠物及上帝的恩赐等三方面感到惬意;
第二问抓住鲁滨逊乐观的态度、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等来回答即可得满分。
18.“我”被抛到荒岛前有过多次出海远游的经历。根据原著,请简要概括其中两次远游的遭遇。
考点:根据要求简述关键事件 。
答案要点:熟读名著,简要概述出鲁滨逊其中两次远游遭遇。 
四、分析中考学生失分原因。
17题:一是部分考生审题不清,理解有偏差,概括能力不强。1、审题随便,忽略题目要求:第17题是两小个问题,但一部分考生只是回答了前一个问,完全忽略第二个问题。 2、理解有偏差:部分考生对 “荒岛生活哪些方面”这一句子理解有误,答案就只写了荒岛生活的舒适、温馨,答案如是:向往舒适、温馨,说明“我”怀念在荒岛上的生活,对荒岛生活的向往和冒险。这样的答案,只能得0分。 3、概括能力不强:如“‘我’对荒岛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到惬意”这一问主要是要求考生从文段里概括出至少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有些考生只是随便从文段摘抄一句话作答案,如“经过这么一番长途跋涉后,我休息了一个星期,尽情地吃喝了一通”,所以感到很惬意。这样的答案完全不着边际,只能得0分。二是考生答题思维不够慎密,漏答现象严重。有不少考生只答第一问而不答第二问,还有不少考生回答第一问时,只答了其中一个方面,如“自己单独过生活,在岛上有鹦鹉山羊做宠物,还有上帝的各种恩赐”、 “‘我’对住所感到惬意,命中注定要呆在这荒岛,决定再也不远游”等这些漏答的答案占比例不少,也是造成这一题分数不高的主要原因。三是部分考生在后一个问的回答里,对人物形象把握不全面,揣摩人物思想感情不透彻。考生无法理解得到鲁滨逊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目前生活一种热爱、珍惜或感恩。“这种惬意改变了对快乐和痛苦的看法”、“作者认为这是上帝对他的恩赐安慰,要以一种乐观自信的心态对待生活”等这样的答案都是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不全,以致答案不全面。
18题:一是部分考生审题不慎,歪曲题意。题目要求答出鲁滨逊出海远游的两次经历。但有部分考生却理解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基中两次冒险经历。例:“两次,一次在荒岛上救了星期五被箭射伤,一次救了星期五的父亲”、“从荒岛上想出去时遇到了风浪;想远游时遇到海水过大把小船差点碰破,又失败了” 。二是部分考生对原著不熟悉,情节记忆模糊,既有错答漏答之失,又有张冠李戴之误。1、考生对原著不熟悉,只能靠模糊记忆随意写上一些鲁滨逊出海遇风浪等经历,却无法写清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有什么。2、答案张冠李戴,出海时间和所遭遇的情况不吻合。例:◆一次跟朋友的父亲去海,途中遇到大风浪”这样的答案无法全面概述情节,不能得这一要点的全分。◆“第二次出海远游到非洲进行奴隶贸易,遇到海难,漂流到荒岛上”,故事情节混淆不清,导致丢分。三是部分考生对情节概括不全面,表达欠佳。部分考生熟读原著,能理清主人公的四次经历,但概括得不够全面,表达能力欠佳。没能清楚交代主人公什么时候、去哪里远游,所经历的事情是什么。例:◆“出海航行时不幸遇到风浪,幸运地他并没有死去,而是流落到荒岛上”。◆ “一次出游遇到海盗,被捉后当了奴隶,后来被船长所救”。
五、讨论:结合上面的考情,大家说说如何才能做好名著阅读题?
教师点拨:
㈠名著阅读备考总原则——踏踏实实阅读原著:试题设置有明显的“通过选段考查原著”的意图。所以,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式的强记所谓的“名著精华”类的知识归纳。
㈡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掌握答题策略,强化答题技巧:题目是命题者根据命题意图所提出的要求,答题就必须根据这个要求回答。做题时要审清题目要求,涵盖答题要点。是要求简述故事情节、情景或事件,还是要求概括主要内容、人物性格或思想意义,一定要审视清楚。审清题目后,就要注意找准切入的角度,注意把握表述内容。
六、讲解名著阅读命题热点:
1.情节概述类:
(1)简要概述文段的情节或主要内容。
(2)简要概述所选文段以外的相关情节或主要内容。情节的勾连考查是热点,特别是关系到人物命运和生死转折的情节更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2.艺术特色类(语言特色):赏析语言特点及创作艺术手法等。
3.人物形象类:
(1)结合选段中具体的人物描写和情节描写,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对人物进行评价等。
(2)结合选段外的内容,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对人物进行评价等,
4. 体验看法类:根据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情节,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看法,对名著故事的评价等等。这是属于深层次阅读的考查。
七、解题方法指导:
1.情节概述类解题要点:解答这类考题,一定要熟悉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特别是关系到人物命运和生死转折的情节,另外课本附录中我“名著导读”的内容和课本中所选取的名著情节和篇目也要特别注意,这些情节往往就是命题者作为情节勾联的对象。同时也应注意情节概述类的问题答案一般不会出现在选段内,命题者的目的是考查对整部名著重要情节内容的了解,而不仅仅是某选段的内容理解。
2、艺术特色类解题要点:名著阅读中的特色鉴赏题与现代文阅读中的语言特色鉴赏题的答题要求是相同的,在答题时要结合老师名著导读时给大家总结的“艺术特色”的内容,在答题时再结合现代文阅读中的语言特色鉴赏题的答题方法进行答题。答题模式:艺术特色+结合选文举例+简要评析。
3.人物形象类解题方法:回答这一类问题首先要对名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题目要求根据选段中的内容概括,还要结合选段的具体内容,对人物所做之事及具体描写进行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答题模式:性格特点+体现性格特点的相关具体情节内容或选段内容。
4.体验看法类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要在了解作品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作品主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明地回答。
八、实践演练:完成下发资料中的阅读题。
学生听讲
 
 
学生思考解答
 
 
 
指名板演
 
 
 
 
 
 
 
 
 
 
 
 
 
 
 
 
 
 
 
 
 
 
 
 
 
 
 
 
 
 
学生听讲
 
 
 
 
 
 
 
 
 
 
 
 
 
 
 
 
 
 
 
 
 
 
 
 
 
 
 
 
 
 
 
 
 
分小组讨论,
全班讨论
学生听讲
 
 
 
 
 
 
 
学生听讲
 
 
 
 
 
 
 
 
 
 
 
学生听讲
 
 
 
 
 
 
 
 
 
 
 
 
 
 
 
 
学生完成练习
教后小结
在实施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后,名着阅读在语文新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的目的,也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考的成绩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精心备了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教学课。这节课重点教学解题方法的指导。1、目标明确,抓准角度展开教学,简洁明了。以中考题目为例,通过中考考情分析,学生失分的原因,使学生明白解题时要注意哪些方面,总结出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自已的解题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自己解题的不足,学生能归纳出一些解题方法与技巧。放手让学生参与阅读欣赏的各个环节,提倡合作,鼓励竞争,这样也很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其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保护个性化发现。3、精心设计学生活动,还时空于学生。课堂安排紧凑,偶尔调解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4、重视实践,讲练结合,让学生巩固所学,及时查缺补漏,体现出较好的教学成效。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