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5-23 12:46:40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中山市东升镇求实学校小学数学精品课程单元开发小组  樊 艳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教师非常重视学生方式的转变,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状态;力求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历程;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养成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摇篮。然而,由于对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把握不准,许多课堂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热热闹闹,教师的无可奈何;学生的随心所欲,教师的束手无策……”毫无疑问,这些真实的隐患大大削弱了课堂中教学相长的真谛,影响了课堂中教学的质量,掩盖了课堂中真实的教学事实。
一、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思考
  1、重视活动课的表现性,如,现在课堂中最流行的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布任务,学生回头,四人小组说说议议,由于任务多、时间少,结果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去跟别人交流,有的是还没有进入角色,老师就开始啪啪啪几声,就这样结束了,学生最终没有得到真正的结论,也没有深入到知识点上去。 而且每人说些什么,谁也听不清。我们也经常看到教学时教师特意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观点,学生因此也敞开心扉、大胆发言,但最终教师扔掉了学生的智慧,注入了自己的观点。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中指出: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以上一些诸如此类的现象,课堂上所用的或者是鼓励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从整体上看似乎合手教学方式或者是学习方式的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趣高昂,从但实质上却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质量差距很大,表面的热闹、形式的多样,掩盖了课堂学习真实的效应。一堂课下来,学生究竟获得些什么、教师给孩子留下点什么、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却很含糊。这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或者是深究学习,成了装点门面的无效学习。因此,在转变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如何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2、重视学习方式的先进性,但缺少实际应用的科学性。
   例如一个风筝3.5元钱,买这样的3个风筝要多少钱?该怎样列式计算算,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现场:学生有的用3.5加3.5加3.5;有的是先把3.5元看成是4元,用4元乘以3等于12元,再把5角拿出来乘以3等于1元5角,最后用12元减1元5角等于10元5角;有的先把3元拿出来乘以3等于9,再拿5角乘以3等于1元5角,最后用9元加1元5角等于10元5角;还有的是用乘法,3.5乘以3等于10.5。针对以上多种方法,教师加以表扬,紧接着就是让学生通过这个例题,自己讨论总结。而且一直在反复强调这个结论,学生的方式有很多需改进或提炼的地方,这需要考尽可能的从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的法进行比较,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这则案例,让我看到的是学生缺少自己独立练习的空间,更缺少教师对学生原始经验的提升。
  3、重视学习方式的主体性,但缺少教师角色把握的准确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师都在积极地探讨新的学习方式,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有些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感到困惑。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时教师布置了任务,学生在小组里开始讨论,有的教师往往在讲台上一部,左顾右盼,不知道做些什么,似乎自己在这过程中只需要布置任务,至研究与讨论于自己无关;有的教师能走下讲台但很少参与,缺少个别差异的指导,有的教师一直在课堂上走来走去,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这样的行为削弱了教师的组织意识和管理意识,使得堂教学的质量与预期的效果相差胜远。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中强调要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这种互动意味着师生将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对学生而言,这种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分享和理解。因此我们急需要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并研究相应的对策,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习活动的调动者、合作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实施。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学习方式转变的对微
   1、 认真研究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验。
   教材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重要资源,教材是汇集众人智慧的宝贵财富,其中必须蕴涵着一定的科学价值。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和挖掘其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打开“课本”,寻找“亮点”,释放育人的功能。
2、精心设计数学化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不是一个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在这期间,学生自由支配着自己的“空白时间带”,用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去自悟自得、敢为人先。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而非“解题者”,学生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而非“模仿者”。我想学生只有通过这样数学化的途径进行数学学习,才能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3、重新认定教师的角色,让师生真情互动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学生、书本、教师三者之间不断产生着交互作用,换句话说,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历程,在课堂上,师生双方不断“捕捉”对方的想法,产生积极的互动。这“互动”实际上就是“沟通”和“合作”。
     学生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值得反思和研究的课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不惟书、不惟师、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成为独特的自我,树立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