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政治论文

对新课程政治教学实践的体会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7-13 08:34:53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对新课程政治教学实践的体会
中山市浪网中学            黄淑贞
【摘要】中学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新课程培训到新课程的实施,从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到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作为政治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于政治课教学有了新的理解,下面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    政治教学    实践   体会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它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人;要树立生本意识,把学生看成是独立的人;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十分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了摆脱长期以来政治课堂教学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教学目标含糊,讲练不当,反馈矫正不及时,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满堂灌的情况;也为了更好得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探索适合新课程的路子,结合众家之长,我在“三解教学法”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所谓“三解教学法”是指解教材的基本知识点,解社会热点,解时政热点。
一、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
(一)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合作学习。
即课时教学目标的问题化,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课时教学目标是当堂教学活动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提出问题,这是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关系着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到以后的环节中来。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及教学大纲,掌握学生的学情,既要把问题落在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又要照顾其它知识,注意辐射面。特别是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提出的问题,要紧扣课时目标,能对整个课堂起统摄作用,要立足课本,巧设悬念,但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要富有针对性、挑战性。提出问题的形式要明确简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但是这里我们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把问题定在认知上。诚然,作为基础教学而言,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创新的基石,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即使有着创新的火花也会熄灭。但在创新机制中,基础知识主要提供的是材料支持,相对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非认知因素来说,它是较为被动和次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知识不难,人们常常可以直接应用前人创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造,难得的是好的创意。因此,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而这个也是新课改的初衷。思想政治的教学目标,尤其不能只注重知识的认知、智能的考查,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实际行为的养成,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制定好的目标,提出好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自觉地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问题提出后,余下的工作就由学生去开展,教师只做适当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是预先分好的),带着相关的问题,分工合作。学生的工作不仅是熟悉教材上的知识点,而且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社会热点、时政热点等材料,做成演示文稿,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介绍。
    (二)学生当“老师”,  教师当“学生”。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制成的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演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当“老师”,而教师充当“学生”。学生不仅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制成的演示文稿的内容,还要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通过学生的提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自己在小组学习阶段获得的认识得到纠正、巩固、深化;通过学生的提问,学生之间不同知识结构及认知水平的交流碰撞,可产生许多有价值的认识,并增强探索研究的气氛。对那些争议大,具有一般性的典型问题,我鼓励学生课堂发言,或直接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答案。在学生讨论阶段,教师不宜轻易表态,要让学生充分的自由表现,使学生的思维热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信息,诊断学情,对课堂做宏观的调控。
这个环节学生第一次当小“老师”,积极性很高,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师生点拨归纳、共同评价。
每个小组的学生介绍完本组的内容后,教师就要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教师依据反馈信息,给以搭桥铺路,提示引申,点拨解疑。对于学生在演示阶段存在疑问或存在争论的问题,教师可适当加以点拨。但是点拨并不是学生讨论的终止,相反,点拨是上一环节的延续,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一般可采取个别解疑,或课堂作答两种形式。点拨环节,学生还是主角(点拨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挑起争议),教师要当好配角,还要当好导演。教师可以指路点化,释难解疑;还可以有意识地装点糊涂,在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上鼓励学生重新思考,自己“解放”自己;也可以利用学生乐于考验教师的心理,调换位置,把自己摆在受检查的地位。这样学生的兴致就更高了。
在这个教学环节,一般而言,学生对当堂课的各个知识点已经基本掌握,但此时学生掌握的知识,还具有不太深刻,不太系统的特点。在此时,教师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使学生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归纳总结,既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又要紧密围绕着课时教学目标,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
评价,即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过程实质上是巩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一般通过学生整理笔记,解答问题,完成作业等形式来鉴定其学习效果,也可根据需要灵活采取其它评价措施,以矫正和补救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和失误。教师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给学生鼓劲打气,留有充裕的时间,直到问题全部解决,学生全部达标。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