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八年级英语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教案
- ·下一篇教案:22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19《春酒》三步学案
19《春酒》三步学案
琦君
第一步 课前预习
◎学法导引
初读课文之后,可以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作者为何怀念家乡的春酒?熟读课文之后可以从细节方面人手来学习,找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感情的语句,加以体会。进而体会作者那种思乡之情。这样也就把握住了全文的主旨——思乡。当然作者的语言特点朴实流畅也值得我们去认真揣摩欣赏。
◎背景知识
1、文题解说
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的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术世界。《春酒》的主旨就是思乡。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文章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
2、作家作品
琦君(1918-2006),台湾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识记字音
枸杞(gǒu qǐ)薏仁米(yì)橄榄(gǎn lǎn)挑剔(tī) 家醅(pēi) 炮制(páo)
斟酒(zhēn) 煨炖(wēi) 酬谢(chóu) 过瘾(yǐn) 门槛(kǎn) 酒酿(niàng)
◎词语积累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巴结】方言,指人做事努力;勤备。
【大约摸】方言,大概的意思。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道地】①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②真正的;纯粹。本文选用义项②。
【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如法炮制】炮制:用烘、炒等针药材制成中药。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正月(zhēng) 薏仁米(yì) 酬谢(chóu) 橄榄(lǎn)
B、 家醅(pēi) 炮制(páo) 差异chà 过瘾(yǐn)
C 、酿酒(liàng) 枸杞(jǐ) 煨炖(dùn) 脸颊(jiá)
D、 挑剔(tī) 供品gòng 斟酒(zhēn) 炮制(pào)
2、下列字中的只有一个读音的字有( )
氛 供 似 搁 束 缝 觉 地 正 吆 沾 谢 喝 分 竟 可 炮 尺
3、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A.酬谢 面颊 道地 挑剔 笑咪咪 B.荔枝 衣禁 元宵 落幕 家醅
C.炮制 份量 碗盏 蒸糕 舔指甲 D.健脾 斟酒 别致 酿酒 过瘾
4、解释下列词语。
①挑剔:
②巴结:
③过瘾:
④兴高采烈:
5.对下列各句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B、渐渐的,美丽的天空又变成了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
C、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D、树摇动得越来越厉害,落叶和折断的小树枝雨点般向我打来。
6.文学常识填空:《春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选自《________》。
7、作者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请你根据已有知识写出上下两句有关思乡的古诗句。
答案:
1、C
2、氛 吆 束 谢 沾 竟
3、D(A咪咪—眯眯B禁—襟C份—分)
4、①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②方言,指人做事努力;勤备。③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④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