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思考的几点看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4-08 01:36:50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思考的几点看法
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   谭美兰
    课堂上教师激情飞扬,学生却静如止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甚至学生因着教师的激情飞扬而显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听似有理的表达中却没有带着多少思考的价值;课堂上,一节课下来,总是书声琅琅,却缺少读中有悟,悟中有思。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殆。面对大师如此苦口婆心的叮嘱,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怎能不任重而道远呢?课堂是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阵地。因此,让我们的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起来,时时绽放智慧的言语,是不容耽搁的大事。
一、突出主体的地位,享受思考的快乐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且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儿童的这种心理尤为强烈。莫老师在教学词语一丝不苟的“苟”时候,当发现学生难理解时,教师机智地改变预先的设计,就让学生借助字典老师的力量理解“苟”在词中的意思。这样我学生们就轻松地理解“苟”的意思。这会儿,理解整个词语意思就不用老师的相扶也能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天真的学生以为自己竟能独立学习了,这将是一种多大的学习快乐呀!教师也能就这样灵动地交给学生“抓住词语中的重点字”理解词语的方法,这真是一举两得。这样的教学岂不是更有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
    二、巧设问题,提供思考的空间
    问题是学生思考的路径。因此,问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思考的价值意义。在听课中,我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在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通的基础上,就提出比较空泛的问题:“读了这段,你感受到了什么?”于是,接下来,学生就大谈自己的感受。其中很多的感受总是停留在浅层,有些感受根本就不是文本给予的,又有些感受显得很空洞。“读了这段,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提得太空泛,学生也就找不着思考的边际了。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何况学生连书都没有读通,更没有读懂,哪来那么多感受?深度的思考必须要有正确、流畅的朗读做奠基。抓住文本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段落,引领学生品读感悟,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才能让问题引发思考的价值。莫老师在教学《鱼游到纸上》一课时,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在想再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中的重点的句子,这次的朗读,学生们读得更加声情并茂了。学生们在读到句子中的“老是”“呆呆”“静静”时,特别强调了“老是”“呆呆”,于是,老师顺势追问:“青年的这一‘老是”“呆呆的”, ‘老是”“呆呆的”的在干什么呢?”有学生说是青年在看鱼,有学生说是青年在欣赏鱼,有学生说是青年在看鱼的时候又怕吓到鱼,有的说青年欣赏鱼之余还想和鱼同乐……总之,他们的感受很深。
三、大胆质疑,展示思考的成果
 “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不管我们的预设多么精美,总是不能完全走到了学生最想知道的亦或最心存困惑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平台。因着学生所提的问题,引导解疑。很多时候,学生们所提的问题真是沉甸甸的。例如:在莫老师的这节课中,学生就提出了聋哑青年是怎样让鱼游进心里的吗?青年这样全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看,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鱼!他不累吗?老师就顺势的表扬提问的学生,受了称赞的那位提问的学生就美滋滋地坐下了。
人类新生命是在不断接受前人经验、不断接受已有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因此,我们的教育对象早就有很多属几的思考。在学习新文化时,一旦接受的新知和储存在他们头脑中的旧知产生冲突,他们的问题就油然而生。我们怎能无视学生的问题,不给他们展示问题的机会呢?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孩子们在产生问题中思考,在思考、解决问题中获得新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四、丰富阅读,开掘思考的源泉
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瑞萍老师曾有过这样的比喻: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宽泛灵动的认知结构,是一片阳光和雨水足够充沛的沃野,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才可以指望根深叶茂、花木成林的蔚然景观——相反,如果师生固守着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方寸之地,一切所谓勤学苦练,都只能是就地刨坑——当学生固守的认知结构是一片板结的盐碱地时,对于收获,你能指望什么呢?思考不是凭空产生的,他需要文化的支撑。从这节课可见,莫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已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想,随着这班学生丰富的阅读,学生的思想之泉也就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