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数学论文

小学生“解决问题”中审题能力的培养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7-24 07:27:52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3、引导思维表述
数学阅读经过了 “读”之后,更要强调“内部言语转化”。数学书中的语言可以说是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学生在阅读之后有没有把信息进行整合?理解领会了没有?表现领会与否的途径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也就是“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表述问题”。
在审题时尽量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计算步骤,中高年级逐步要求学生写一写数量关系式。如:身上带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总人数÷每辆车可乘坐的人数=车的辆数,等等。
一个逻辑清晰,思维严密,语言灵动的教师,更是可以用语言和学生进行思维交锋,用质问、追问、反问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语言的条理性。如:在本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或:这道题要求什么?需要什么条件?某条件题目中有吗?没有,那能不能从题中找到?你为什么这样做?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必须通过语言这个载体,从而进行。思维与表述,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用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整理思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容易让学生发现思维过程中的错漏,及时纠正。
4、鼓励手脑结合
数学阅读应是一种主动式的阅读,要求手脑结合,认真细致,要求在适当的地方,通过分析或推演,主动预测或概括出结论。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会让学生思维更灵活严密,在教学中可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圈圈画画和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的习惯。
例如:小强在图书馆借了一本10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15页,他第5天应该从哪页看起?引导学生在“第”字这里做上记号,这就抓住了题眼。接下来,可以让学生画一画:
15×4 +1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通过画线段图,学生很容易发现,第五天开始看的页数应该是前四天看完的总数的后一页。长期有意的锻炼,学生理解题意会越来越轻松,并会把这些习惯固定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上面四点可以综合为审题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这几方面协调发展了,那些粗心马虎、畏难懒惰的学习陋习就会“不治而愈”,取而代之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此外,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习题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可引导学生读一些数学趣味科普、数学家的故事等方面的书籍杂志,拓宽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兴趣。
三、出题灵活多变
教师经常会无奈的讲:学过的题目,换个数字或题型,学生就束手无策了。除了培养学生理解题意,教师还要注意出题的灵活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多角度挖掘自己思考问题的潜力。
(1)“变形金刚”式
     某一类型的题,可以变换其中条件和问题的位置,让学生对其数量关系进行全方位体验。
     以路程问题为例:
a、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驶70千米, 3小时后到达,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b、甲乙两地相距210千米,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驶7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c、甲乙两地相距210千米,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3小时,这辆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通过这个“题组”的训练,对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会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接下来,还可以把时间、速度改为隐含条件,如时间改为“8点出发,11点到达”。高年级还可以继续将“题组”变形,把一辆车变成两辆车,增加相对而行等条件……
学生感觉到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奇妙,兴趣大增的同时逐步理清了思路,增强了分析辨别能力,提高了审题能力。
(2)开放补充式
     给学生一些空缺条件或问题的应用题,让学生自主补充,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的结构,从更高、更深层次把握题意。
例: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5页,                ,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这里空缺的条件是相差数情况,可以填的方式有四种:比第二天多若干页;比第二天少若干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若干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若干页。
鼓励学生大胆补充,四种情况都出现后,引导学生观察是谁和谁比,谁多谁少,再列式计算,基本上可以解决学生在相差数问题上的审题困难。
四、勤于反思交流
每一次学生出现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对于学生已经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深入寻找而难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能只针对错题进行评讲和改正,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还会一次又一次“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案例:在“李老师带34位学生去秋游,请帮忙计划租车。”一题中,学生都用34进行计算。
我们应该反思,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这是一类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包含一个或以上的隐含条件。而学生认为数学就是数字,对组成实际问题的文本和情节不重视,所以忽略了李老师也是参加秋游的人数之一。反思就有收获: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养成主动观察和发现情节中隐含的数学信息的习惯。
 “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得到的是一个苹果;一种思想交换一种思想,得到的是两种思想。”个人的思维是有盲点的,很难考虑到所有的问题。所以,教师之间要加强教学心得和学生情况的交流,尤其是学生审题的习惯和易错之处。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多个老师帮助出题,集众人智慧之长,避个人思考之短,大家在交流碰撞中克服思维盲区,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使学生真正练好数学阅读基本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才符合现代教育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新思想,才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摸索,这是每个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任务,也是一种责任。

上一页  [1] [2]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