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教案、ppt课件、练习题及答案
- ·下一篇教案: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导学案、教案、ppt课件、练习题、中考试题汇编
《马说》导学案、教案、ppt课件、练习题及中考题汇编并答案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
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2008年山东省烟台市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本文作者是 , 代文学家。(2分)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食之不能尽其材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0.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7.韩愈 唐 (2分)
8.B (3分)
9.(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分) (2)拿着鞭子,站在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分)
10.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批判。(3分)
(广东汕头卷)2007年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9 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l0 伯乐更重要。(1分)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2分)
11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2006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1或尽粟一石。食2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3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4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j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1.对上文第二段的4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1和2读音相同,意义不同。B.1和4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C.2和 3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
D.3和4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2.《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不只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第三段,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3.〈〈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指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问句(?)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1.C2.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3.同意用句号,问而后答,一锤定音。也可同意用问号,即把最后两句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发人深思,余味无穷。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或: 食: 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19.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3分)
17.有时(或许) 喂养(或通“饲”) 等同(或“一样”)
18.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1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虽 2策
2.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2008年山东省烟台市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本文作者是 , 代文学家。(2分)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食之不能尽其材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0.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7.韩愈 唐 (2分)
8.B (3分)
9.(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分) (2)拿着鞭子,站在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分)
10.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批判。(3分)
(广东汕头卷)2007年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9 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l0 伯乐更重要。(1分)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2分)
11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2006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1或尽粟一石。食2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3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4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j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1.对上文第二段的4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1和2读音相同,意义不同。B.1和4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C.2和 3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
D.3和4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2.《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不只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第三段,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3.〈〈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指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问句(?)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1.C2.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3.同意用句号,问而后答,一锤定音。也可同意用问号,即把最后两句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发人深思,余味无穷。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或: 食: 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19.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3分)
17.有时(或许) 喂养(或通“饲”) 等同(或“一样”)
18.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1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虽 2策
2.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