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台阶》教学案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7-12 10:12:10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生:这位父亲的理想是“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从准备得十分漫长,课文的第18段中写道:“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师:父亲准备的时间应该很长啊,文章只是这样泛泛地、零零碎碎地写了点吗?请再仔细浏览一下有关段落。(生浏览)

生:文章也有集中地写的。在课文第10段到第15段。

师:是怎样在集中地写呢?

生:文章第10、11段概括性地写他一年里的工作,第12段——第14段细致地写了热天也就是夏天父亲劳作的状况,第15段则细致地写了冬天父亲砍柴攒钱的事情,这些都是在写父亲为实现目标所做的准备。

师:为什么要选择一夏一冬来写呢?大家讨论讨论。(生讨论)

生:我想到了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寒来暑往”,父亲为造起新屋所做的准备,所付出的劳动决不止这些,选择这两个季节来写,具有代表性,代表父亲在漫长的时间里都是这样辛苦劳作着在积攒造新屋的钱。

师:好一个“寒来暑往”,寒来暑往,斗转星移,父亲就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中度过着他的生命。是啊,你们看到的第15段后不是紧承着写了这样一句吗:“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就是这样的寒来暑往辛苦劳作地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才会“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才会“堆得象小山般高”,父亲才能实现他日夜盼着的理想。

【点评】针对对关键段落实施精读策略,领会文章叙事注重代表性的方法。

师:文章写了父亲追求理想的过程之余,此外的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呢?请浏览12段之前和5段后的文章,分别概括它们的内容。

生:第10段之前写了旧台阶上的生活状况和父亲的理想的由来,15段后写了父亲实现时的兴奋,还写了实现理想后的变化和“不适”。

师:哦,“不适”!这个词用的好。有哪些事情反映出说父亲的变化和不适?

生:父亲在新屋落成时感到不自然。(旧台阶上轻松舒服,新台阶上不自在)

生:父亲在台阶上磕烟枪感到不对劲。

生:还有,父亲坐在台阶上也感觉不自在。

生:父亲老了。

师:是啊,“父亲老了”,理想实现了,父亲也老了,觉得不对劲了。为什么父亲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你读了这样的一段经历,有什么感悟呢?

生:我觉得:做人不要追求一些无谓的东西。父亲原来嫌台阶矮了,就拼命努力,造起了新的高台阶,结果却感到浑身不自在了,原来自己追求的并不能给自己应有的东西!

师:“无谓的东西”,这是你对父亲的理想的评价;“无谓的追求”,这是你对父亲的行为的评价。是这样吗?

生:父亲追求的理想本来和他自己的的个性格格不入嘛。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怎么有这样的感觉呢?文章中有这样的提醒或暗示吗?

生:在新屋造起之前,文中写到一件事情。在第5段中写父亲坐在旧台阶上耐心地洗脚。脚洗好了,结果,“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眉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从来就可以看出父亲本来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那些讲究排场和面子的事情他是不会适应的。

师:其实这位同学所分析出来的事实,作者在这里已经用一句话含蓄而又一针见血地表达出来了。大家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生:“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是黄几几的泥土的颜色”。

师:是啊。父亲的本色本来就是像泥土一样普通平凡的农民啊。大家还有什么感悟呢?

生:父亲累了一辈子,习惯成自然,形成了低眉顺眼的习惯和性格,新的环境对他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他的一辈子形成的习惯和性格形成了矛盾。

生:原来理想激励着父亲去追求,现在理想成了现实,却使父亲感到拘束不安,时间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

师:人们常说的“造化弄人”,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点评】紧扣文本,生发感悟,引导和激发学生表达对人物形象的见解和评价,在人物立身的具体环境中解读人物。

三、解读情感、品味形象

师:读罢本文,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处?给大家朗读有关的文段或语句,看看这一处是怎样在写的,谈谈你有什么感触?

生:“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我感到父亲很在乎别人对自己家庭的看法和评价,他希望自己和家庭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

生:第9 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从没有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有觉得自己有地位。”这句话写出了人(父亲)不被尊重的处境,我想文章中的父亲应该是很痛苦而又不甘心的吧?!

生:第13段中写道:“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专注”一词写出了父亲注视高高的台阶时的神态,反映出那个目标深深扎根在他的思想中,时时刻刻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生:第5段写父亲的脚:“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的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我感受到了父亲的朴实和勤劳,一双脚只有饱经土地劳动磨练才会成这个样子。

生:第21段写父亲在造台阶放鞭炮时的神态写的很传神。“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时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这里把父亲无法改变自己习惯去又努力硬撑的心理写出来了,让人读来觉得滑稽可笑。

生:我觉得不止是滑稽,我觉得有些苦涩的味道?

师:为什么会有苦涩的味道呢?

生:因为父亲苦苦追求了一辈子,到了实现的时候自己却又无法做到最好,就象上不了台面一样,白忙活了一场。何苦呢?

生:第26段中写父亲象原来一样在台阶上磕烟,结果,“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了。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憋住不磕。”新台阶现在处处让父亲束手束脚,不就象那个成语吗?——作茧自缚啊。

生:第28段中写道:“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我感到:父亲已经老了,可是他不服老,仍然倔强地坚持挑着生活担子,而作为最亲近的家人,关心着父亲的身体,同时更体谅父亲的心情,他们之间的亲情令人感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台阶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