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音乐鉴赏:黄河大合唱
- ·下一篇教案:《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整体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彭、侠、嗯),掌握多音字“绿”,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感悟,感受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弄清苗苗与季老交流的几个话题。
【教学难点】
就交谈的话题,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得到读书和学习的启示。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访谈录。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季羡林的生平。
【教学过程】
一、课始质疑,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学生读课题。
2.读题后质疑。
3.小结:本文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作题目,引发了我们那么多疑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是否能解决大家提出来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 ,其中的道理古人早有揭示。让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使学生在自身提出的悬念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饶有兴味地投入到本课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苗苗和季老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2.检查初读情况。
(1)运用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的方法学习生字词:《彭公案》
《济公传》《水浒传》《施公案》《三侠五义》 滚瓜烂熟 能文能武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古文观止 绿林好汉 闲书 起码 一百单八将
(2)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交流:苗苗和季老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设计意图】读准读顺是理解感悟课文的前提,虽为高年级,但还应予以重视。通过交流,训练学生捕捉课文重要信息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这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课标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同时,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明晰什么是访谈录。
三、合作探究,领悟写法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问题1:小苗与大树围绕什么进行对话?问题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告诉了我们什么?)边读边在书上做好批注。
1.默读课文,自读批注。
2.同桌学习,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经验,与文本对话,进行个性化解读。默读课文,静下心来,让学生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从而深入领会课文内容。通过以同桌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根据学生发言,在书本中找到相应的句段,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4.小结: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篇访谈录,作者苗苗有条理的记录了自己与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谈话过程,读后既让人了解到双方的谈话内容,又使人感受到季老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人格魅力。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苗苗的这篇访谈录有明确的采访主题(话题);尊重主人公谈话的内容和观点,真实可信;有合理的写作顺序;访谈录的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学识等特点,表达人物的观点和内心世界。
【设计理念】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处处体现“以读为本”。在多形式的朗读中,学生经历由对文字的整体感知到抓重点词句品读,既品味了语言,又掌握了内容。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技能,领悟访谈录的写法,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四、品读课文,收获启示
1.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指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我们知道文中的小树是指苗苗,大树是指季老先生。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设计理念】细细品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升华了情感。
五、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同学们,从季老和苗苗的谈话中,我们阅读的重要,胡老师结合我平时的阅读感受,感觉:“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宝库。”在你的心目中呢?“阅读,是 , 。”请马上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你的感悟。
【设计理念】有效拓展,适当的读写联动,实现了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利用。
六、以文带文,拓展阅读
带出《新语文主题阅读》课本中《名人书痴》和《小书迷》,进行阅读拓展。
同学们,在课文中,我们知道了季老是一个爱读书之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名人还是常人,同样有许多爱书之人,请大家打开《新语文主题阅读》课本中《名人书痴》和《小书迷》两课,快速阅读,感受他们对书的那份热爱吧!在你感动之处写上简短的批注。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