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2-27 14:40:39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
  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6、课外延伸:
   ⑴ 教师提供课外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⑵ 同学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
     师:你还见过类似这样的对联吗?有积累这样的对联吗?如果没有赶快行动起来。
     顶针联:“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开口便笑,笑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难容之事。”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叠字联:“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⑶ 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
     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理……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
   ⑷ 背诵以上对联。
三、背诵积累
  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用开火车的形式背诵。
  4、背诵课外对联。
四、展示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等等,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提高能力。
五、成语故事
  1、请同学认真默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
  2、有感情的朗读这个成语故事。
  3、同桌互相复述《舍本逐末》故事。
  4、分别解释 舍、本、逐、末的意思。“本”在本课中指什么?“末”在课文中指什么?
  5、“舍本逐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6、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课内外对联书写一遍。
  2、收集成语故事。
    评析:“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心理背景不一样,在与文本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中,必定产生个性化的阅读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图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的感悟内涵。
  3、同学们说得多精彩!到这里,我相信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已经非常丰满了。你可以用什么四字词语评价他呢?其他同学请把自己想到词写在第一幅插图旁边。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好词语来赞美蔺相如,老师把大家所写的词语整理一下,让我们资源共享,一起大声地读一读这些词。出示相关词语:
    蔺相如: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深谋远虑、挺身而出、随机应变、不畏强权、临危不惧。
    廉颇:英勇善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知错就改。
  
    评析:让学生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浓缩在简单的几个字之中,学生咬文嚼字,思辨推敲,这不仅积累了语言,更培育了智慧,使学生感受了语言的魅力。
四、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1、同学们,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作者在凸现蔺相如的特点时,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来进行描写的。为了让人物形象更为生动,更为丰满,我们还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来进行刻画。其实,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还有好几处地方对人物描写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把它写具体。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
  3、指名学生朗读交流。
    评析:让学生补充文章空白,有机地将理解、积累、运用整合在了一起。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化,语言得以砥砺。
【教师总结】
  好,我们通过读文,交流读后的感受,以及补充文章的空白,深刻认识了蔺相如这个人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和廉颇的矛盾加剧,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我们下节课再去体会。
 
【反思】
一、在教材处理上,体现整体感知,读写结合,知能并重的教学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针对“精讲读练这一研究课题,我们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就明确了要着力达成“教师的精讲、学生的精读和练习设计的精巧”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从教材的整体出发,分解导读,摈弃繁琐的分析,注重整体感悟,注重双基落实,注重发展学生能力。这节课基于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基础上由题眼入手,而后着眼于整体,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掌握梗概,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完璧归赵》的故事,通过引读四次对话,再次感知文章内容,注重教给学生剖析重点词、句、段的方法及对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指导,体会人物思想品质,并运用四字词语概括,最后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利用文章留白处充实人物形象,读写结合,生成无数精彩,由知能向技能的转化。
二、在授课方式上,体现读讲精练,个性感悟,实现文本对话的教学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