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马说》导学案、教案、ppt课件、练习题及中考题汇编并答案
- ·下一篇教案:七年级数学不等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导学案、教案、ppt课件、练习题、中考试题汇编
16.① 假:借;② 走:跑;③ 谪:降职远调;④ 妻子:妻子和儿女。(每词l 分,共4分)
17.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先”“后”l 分,句意1 分,共2 分)
18.家境贫寒;刻苦读书。(每点1分,共2 分)
课外相关文段
常德市2004
王冕者,诸暨①人。幼贫,父命牧牛垄②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③田,父怒挞④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⑤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⑦。
[注]①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②垄:田边高地。③蹊:践踏。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⑤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⑥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⑦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2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去:
②琅琅达旦 旦:
28.“儿痴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 。
(用原文回答)(2分)
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译文:
②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译文:
(二)27.①离开 ②早晨
28.“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
29.①父亲很生气地打了王冕一顿,不久,(王冕)又像原先那样(痴心读书而忘了放牛)了。
②安阳人韩性听说(王冕痴心读书的事)后,认为王冕不同一般。
江西省2004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12分)
缜①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
不群而勤学,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 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③布衣,
徒行于路。王献 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
礼》④。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⑤善,琛名曰口辩,每
服缜简诣。
【注: ①缜(zhěn):范缜.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②刘王献(huán):博通五经,世推为大儒. ③芒(juē):草鞋. (④《三礼》: 《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 ⑤萧琛:南朝人. 】
1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闻 沛 国 刘王献 聚 众 讲 说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少: ⑵从: ⑶善:
14.范缜”性质直”在文中表现为: (用原文句子回答),而”恒芒布衣,徒行于路”又可见他的 性格.(2分)
15.选出对画线句子” 王献 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 刘王献 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他的门下,觉得无比羞愧.
B. 刘王献 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他的门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
C. 刘王献 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家门口(看),觉得无比羞愧.
D. 刘王献 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家门口(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 【 】
16.用自己的话说说刘王献 亲自为范缜举行冠礼的原因。(2分)
17.读了这篇短文,你对范缜有什么评价?请谈谈理由。(2分)
(二)
12、闻/沛国刘王献/聚众讲说
13、年少 跟从 好
14、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朴实
15、D
16、因为范缜表现非常优秀与别人不一样而学习非常勤奋,刘献感到很惊奇。
17、言之有理即可。
陕西省2004
(三)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5~17题。(7分)
昔有大长者①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②洄流矶③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④。至洄洑漩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