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导学案、教案、ppt课件、练习题、中考试题汇编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29 16:28:14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1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9.抄书 治水失败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  10.(1)特别爱好(或“喜欢”、“爱好”) (2)跑 (3)率领(或“带领”) (4)适逢,正赶上  (评分说明: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  11.(1)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2)(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  (评分说明:翻译通顺、完整,大意对即可。每个分句1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2.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具体谈“读书”的意思1分,具体谈“不切实际”的意思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7. 威海市(09山东省)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语段,完成7——11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②黑质而白章
  B.①色愈恭,礼愈至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若皆罢去归矣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①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1.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3分)

答案: 7.C (2分) 8.A (2分) 9.A (2分)  10.(共3分)(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意思对即可)  11.(共3分)答案要点:勤奋刻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虚心好问,专心致志。  (每点1分,答对3点给3分)

8. 云南省(0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3)腰白玉之环 腰:
  (4)媵人持汤沃灌 汤: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2、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13、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1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

答案:10、(1)于:向。 (2)被:通“披”。 (3)腰:腰佩。 (4)汤:热水。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1、译文: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12、幼时借书抄录,成年远行求师。  13、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1分),凸显我的志趣所在(2分)。
9. 株洲市(09湖南省)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