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汉语拼音《ie üe er》教学设计
- ·下一篇教案:《采山》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精品课程教案(人教课标版)
你们真行,都能把这首小诗给读正确、读通顺了。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读这四行,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想想喜欢的理由。
(二)交流、朗读。
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1)学生读,为什么喜欢这一行?
(田野一片金黄色的,很美丽;大地丰收了)
(2)谁也喜欢这一行,再来读读。
(3)是啊,金秋十月,田野到处一片丰收的景象。那田野除了献上金黄的果实,还会献上什么呀?
(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金黄的稻谷/火红的高梁……)
(4)相信祖国妈妈收到这么多田野献上的礼物,一定会很高兴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1)学生读。
(2)这里的“旗帜”指什么呢?
(“旗帜”指的是枫叶;枫叶红红的很像旗子)
(3)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师:老师还有一个小秘决,老师在读这一句时眼前仿佛看到枫林飘动,像一面面火红的旗帜。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读得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4)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呀?
(枫树林里那一片片火红的枫叶随风飘动,就像是一面面火红的旗帜。)
(5)随机出示图片,教师:瞧,这就是火红的枫叶,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也不由得想也了诗人杜牧所写的一句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出示诗句,学生吟。
(7)男女生再读“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3、“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1)学生读。
(2)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群洁白的鸽子在祖国的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飞呀飞,低下头来,会看到什么呢?
(3)祖国大地真是风景如画,连白鸽都陶醉了,谁再来读读?
(4)齐读。
4、“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1)学生读。
(2)是啊,大海上波浪哗啦啦、哗啦啦,好像在唱着一首首庆祝祖国妈妈生日的曲子,你们想想,大海会唱些什么呢?
(3)那谁也能像大海一样读出欢乐来?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诗意,培养学生朗读的感觉和情绪,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喜欢阅读的目的。并且学生能从读中感悟出人们欢庆国庆那种喜庆、欢乐的气氛。]
四、试写诗句。
1、你们可真行,开始,我知道你们一定能读好,我们又顺利的完成了一个训练任务啦!
多媒体出示第一副图:生国旗:广场上升起 的 国旗。
2、再来看:出示第二副图:农民伯伯露出 的 。
看不出来,我们也能写诗了,再试试:出示第三副图:
花园里开放 的 。
五、赏析欢庆场面,学习后一句诗。
1、你看,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这一切,都因为什么呢?
2、这一切都是因为今天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大家都在为祖国庆祝生日。
3、是的,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是一个美好的日子,这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十三亿孩子,都要欢庆这美好日子。
4、这一天,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洋溢欢乐和喜悦,此时此刻,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什么呢?
5、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农民伯伯,你想对祖国妈妈说:
假如你是解放军叔叔,你想对祖国妈妈说:
假如你是香港的人民,你想对祖国妈妈说:
假如你是台湾的人民,你想对祖国妈妈说:
6、这一天,我们听到了十三亿孩子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多媒体出示后几行诗):生齐读:十三亿孩子
[设计意图:这样有意识的创设虚拟的教学情景,调动了学生阅读情感,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心理体验,而且有助于学生与诗歌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五、布置作业
过渡:我们想对祖国妈妈说的话太多了。我们有更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出示: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给我们的祖国妈妈。可以是一句话,一幅画,搜集一首诗,也可以是一个小制作……
[设计意图: 灵活的作业形式可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可达到语文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融合。而且在资料搜集、动手制作的过程中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总结
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朗读课文,表达出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祝福。
[设计意图:抒情的音乐把孩子带入一种浓浓的爱国情谊中,教师里洋溢着温暖的气氛,学生的朗读更有激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看雪》教学设计
12 看 雪
教材说明:
《看雪》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12课,课文主要写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的雪,没有看见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文本语言朴实,学生容易读懂,整篇课文以对话为主,既有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也有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两种对话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撞击,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好奇,爱玩爱动,对雪有一种向往留恋之情,同时,他们富于想象,容易进入虚构的情境。但是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对课文蕴含着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领悟会有困难;对话语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够,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需要具体指导。此外,识字教学是二年级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学习生字的拼读,认记,组词,书写及理解等。这一课的识字量较大,要求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本班学生总体上的识字能力不错,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但还需要多花时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过好识字关。
教学理念:
生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呈现,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认字,从而熟练地掌握。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情感的体会。体验是引导学生走入文体,与文本零距离接触的主要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看图和视频,通过想像,体验雪景的美丽和玩雪的快乐,从而去体验台湾小朋友对看雪的向往和憧憬,使学生、文本以及文中的角色真正深层次地交流互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